丹阳的历史

家乡区县: 江苏省丹阳市

丹阳是六朝齐梁两代开国皇帝的故里,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位于丹阳东北部的丘陵郊野地区,可说是丹阳六朝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而埤城则是一个有代表性的地域。

1.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丹阳地处宁镇丘陵和太湖平原交替地带,北部低山丘陵岗地是宁镇丘陵伸入市内部分,长17公里。全市有8大山体,总面积18.53平方公里,其中主峰8座,次峰97座。

埤城位于丹阳北部山乡,其境内的水晶山,范围约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66.1米,是全市最高峰。其水利资源主要有太平河和泰山水库,以及邻近的九曲河和京杭运河。

“埤城原名仁信,三国吴时为孙权育马领地。明嘉靖年间曾丰营寨、筑城,以防倭寇,故改名埤城。该镇与丹徒交界,宋代就形成规模,成为丹阳、丹徒、武进、扬中农副产品集散地,以及 丹阳北部地区的商贸中心,明清时,这里商市兴盛。”埤城具有悠久的建城史,它所处的低山丘陵岗地,具有独特的地理风邈,优美的山林景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自古以来,埤城具有淳厚的风土人情。清朝学者吉梦熊在《赴埤城作》中赞道:东效秋风万叠青,岩历尽到埤城。河流暗挟不潮入,山脉潜根地肺行。两县界分南北岸,千家聚有葛怀民。

2.南朝齐梁帝王陵墓艺术

在丹阳东北效连绵起伏,林木蓊郁的山峦岗中,埋葬着十二座南朝齐梁帝王陵墓。如果再加上有史可证的,位于司徒镇的三国吴武烈皇帝孙坚墓,一共有十三帝王陵墓。可以和北京昌平的明十三陵和河南省巩县的北宋“八帝九陵“相媲美。南朝齐梁帝王陵墓在中国帝王陵墓建筑史上具有其鲜明的历史特征和地理特征。现遗存的以“天禄”为代表的26件陵墓石刻,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堪称国宝。还有经考古出土的帝王陵寝的模印砖墓壁画,在2001年列入“中国20世纪考古大发现100项”之中,同属稀世珍品。在埤城境内一共有5座齐梁帝王陵墓,即齐宣帝萧承之永安陵、齐高帝萧道成泰安陵、齐景帝萧道生修安陵和两座佚名帝王陵。齐梁帝王陵之所以选择此地,一是为了落叶归根,归葬故里。埤城镇位于江苏省丹阳市东北效,全镇面积75平方公里,人口4万余人,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水、陆、空交通十分便捷,沪宁高速公路、101省道、沿江公路穿镇而过;南靠常州机场,北倚长江港口;到南京禄口机场70分钟,到上海机场2小时,到上海机场2.5小时。现代化邮电通讯,充足的供电,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这些构成了埤城镇经济巨大的发展优势和开发潜力。

pei19950016818(2014-10-1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