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临泉县的老丘堆

家乡区县: 安徽省临泉县

老丘堆
位于县城西1千米流鞍河南岸。又名沈子墓,长5 老丘堆遗址
0余米,宽20余米,高10余米。相传聃(丹)季载受封于沈,身后掩埋于此。迹里是新故事石器时代的文明遗址,此处遍地是陶制器皿碎片和残断的石器,所以能出产东西。出土不仅有石斧、石锛、石箭头、石刀、陶方鼎、陶纺轮等,还有骨刀、骨针、骨箭头、骨鱼叉等。老丘堆本来很大,因处于流鞍河岸边,长时间遭到暴雨冲刷和农人深翻垦植,相当小了。这里地势较高,地上枯燥,前有大平原,后临流鞍河,是原始社会的一个村子。已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文物维护单元。
费子街遗址
在涎河汇入泉河西岸的杨桥集费子街村。凌驾河床3米,长300米,宽150米,四周环水,中心有河道冲击构成的一条大沟。在这里采集有石锛、陶网坠、陶纺轮等古代文物。属大汶口文明晚期、龙山文明早期的遗址。
岗上遗址
在黄岭集东北1千米处的岗上村头。长800米,宽200米,高3米。南部和西部是断层,断层处表露出有烧土层和遗址层。出土有蚌镰、骨镞、骨针、骨镖、石镞、石斧、陶纺轮、陶罐、獐牙、鹿角等很多遗物,属新石器时代的遗址。
在上述三处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有石器、陶器、骨器、蚌器,然则没有发现青铜器,标明那时社会尚处于氏族公社会期间。人类曾经过着久居的生涯。打鱼用的网坠、佃猎用的箭头,则标明渔猎东西的提高和出产力的进步,这只要在氏族社会的晚期才干呈现,阐明母系氏族公社会已过渡到父系氏族公社。社会的分工大致是:农业出产、渔猎为男人所担任;制陶、豢养牲畜、纺织缝纫是女子的工作;大哥的人担任指点、教授经历,并做些简便事务;孩子们从事辅佐性劳动。全体氏族成员人人都要劳动,产物明显把握在父系家长手中,但仍为氏族成员所共享,还没有发生盘剥和私有制。

鲖阳古郡
在鲖城镇北郊,因面对鲖水之阳而得名。这里地垫很高,陶片瓦砾俯拾皆是,城池规划明晰。在此出土有很多的古代文物,如陶壶、陶鼎、铜镜、石馨及战国时楚国的黄金钱币郢爰(yǐngyuán)等。鲖阳早在两汉、魏、晋时就曾两次设郡。一次在南朝封宋永初元年(420年)元月,刘裕废东晋称帝,改国号宋,将新蔡郡设在鲖阳。30年后,又将郡移至汝南。另一次在南朝宋升明三年(479年)四月,萧道成废宋,改号齐,将新蔡郡改为北新蔡郡,仍设在鲖阳。
毕卓墓
在鲖城镇1千米处,高4米,周长80余米,雄伟威严。墓内分为正室、后室、西室、东室。全为青砖构造,墓砖上刻有鸟斑纹。毕卓为晋朝鲖阳人,曾任吏部郎。因嗜洒如命,醉盗领家酿酒而传笑古今。1958年,本地群众掘墓取砖,曾挖出很多五铢铜钱和一只洒壶,及一“吉人夫人”的砖刻。

我思故我在(2014-10-1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