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黄岛——琅琊台

家乡区县: 黄岛区

琅琊台风景区为AAA级景点

琅琊台位于山东青岛胶南市区西南26公里处的胶南琅琊镇海滨,东临龙湾,西靠琅琊镇,北依车轮山,南有千古名胜琅琊台,与青岛隔海相望,琅琊台冠领群山,仰俯高天风云和大海碧波惊涛,与海上岛屿相望相呼应,自然风光大气磅礴,蔚然壮丽,天地山海间的奇观异景丛出迭现,令海内外游人叹为观之,这里自然景观奇特秀美,历史文化久远深厚,自古有我国五大港口之称。因秦始皇三度东临筑台,并遣徐福东度求仙,琅琊台前的斋堂岛因秦始皇登临并在岛上斋戒而得名。琅琊台是两千多年前古人缘琅琊山夯土筑就的。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描绘当时的琅琊台“孤立特显,出于众山上,下周二十余里,傍滨巨海”,它“台基三层,层高三丈,上级平敞,方二百余步,高五里”。现在的琅琊台,依然可见台分3个层次,递级而上。它海拔183.4米,山下环台周长7.5公里,平坦的台顶周长130米。琅琊台风景名胜区的景观包括琅琊台、琅琊台下的龙湾、环台沿海风景带及台前斋堂岛上的古迹和自然风光。现经过开发建设,已成为吸引国内外游客的琅琊台风景名胜旅游区。岛上居民以捕捞为业,民俗观光旅游是这里的一大特色。

周代初期,姜太公封齐时作八神,其中四时主祠就立在琅琊山上,历代的许多帝王曾来这里祭拜。越王勾践在琅琊山起观台会盟诸侯。秦始皇3次登琅琊,一住数月,从内地迁来3万户百姓,修筑起琅琊台,并刻石纪功。琅琊台也是秦方士徐福率数千童男女东渡日本的启航地。所以,琅琊台是一部厚重的历史书,是琅琊文化的一个重要凝聚点,是学者文人访古探幽寻梦的地方。1994年以来,中国徐福会多次在这里举行中国和国际徐福学术研讨会及徐福遗迹探访活动。胶南市人民政府年年在这里举行纪念徐福东渡日本的庆典。

琅琊台冠领群山,仰俯高天风云和大海碧波惊涛,与海上岛屿相望相呼应,自然风光大气磅礴,蔚然壮丽,天地山海间的奇观异景丛出迭现,令海内外游人叹为观止。

 旅游景点:琅琊文化陈列馆、跺脚沟、徐福殿、 云梯、观龙阁、秦御路、望越楼、 琅琊台夯土层保护亭、琅琊刻石亭、重刻秦琅琊刻石碑、鲸馆、 徐福东渡起航处、斋堂岛、龙湾、 观龙台 、诸侯会盟台

 

 美食信息

海水豆腐:来胶南,不可不尝尝海水豆腐。与传统的卤水豆腐相比,海水豆腐的特点是入口清爽,滑润,口味独特、醇厚,味道鲜美异常,并且不会破坏大豆的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海水豆腐的主要原料为黄豆,辅料为海水及淡水。含水量低,用手按压感觉比普通豆腐硬,琅琊台由于它不含任何卤水、石膏等添加剂,所以表面看比不上普通的豆腐细腻光滑,甚至有点粗糙,但闻起来却没有了那股卤水味,只有豆的清香。 海水豆腐烹制时比较耐炖,且膨胀有弹性,越炖越嫩,鲜味十足。在胶南沿海农村,逢年过节有做海水豆腐的风俗。每年腊月小年之前,家家户户都会提前用冷水将黄豆浸泡24小时,还要稍微留点硬心,这样做出的豆腐才好吃。然后挑上水桶到海边,等到海水刚退潮后,寻找清澈的海水,用勺子一勺一勺舀到桶里。 有时为了等潮水,半夜就要到海边去。接下来就是磨豆腐。在过去,磨豆腐这一环节,主要是由人来完成的。一个村子里只有寥寥几盘石磨,逢年过节,磨豆子的人就会排起长队。电磨的出现,使磨豆腐不再是一个漫长而劳累的过程,吃豆腐也不再局限于年节。现在,胶南海水豆腐的制作已经形成了产业,想吃海水豆腐,不必您亲自动手,各大超市、市场随时都能买到。

开春山菜包子:山菜,一种生长在山上最不起眼地方的野菜,加上一点点肉,一点点油,就能包出味道精美的包子。只有在春天才能吃的到哦。

青岛盛产名贵的海参、扇贝、鲍鱼、海螺、大对虾、加吉鱼等,这就决定了青岛烹饪以海味原料为主的特点。传统的青岛宴席有一定的讲究,常见的有“四一六”,“四二八”规格。上菜的顺序要求先冷后热,先咸后甜,每席必有鱼,没有海参不算大席。吃海鲜要看季节,春季和夏季是最好的季节,绝对让你吃得再也不想吃肉。当然也要小心,有很多游人初到青岛由于经受不住海鲜的诱惑,吃得太多,结果……(可想而知)。

青岛有北方特色的海鲜大席,也有山东各种特色的风味小吃。面食铺天盖地琅琊台,饺子热气沸腾。北方美食口味厚重,需要良好的消化能力。青岛名厨云集,山珍海味集中,又有誉满海内外的青岛啤酒和崂山矿泉佐餐,滋味真是妙不可言!

在小吃街可领略青岛地方风味小吃,这里有大饭店里难得的乐趣。“劈柴院”位于中山路、河北路之间的江宁路,是青岛著名的小吃街。除此之外还有大麦岛海鲜街、云霄路中苑美食街、汇泉小吃街、双星大吃街、泰山路烧烤街、长安食街等,荟萃八方风味,是美食家的天堂。

住宿信息

青岛琅琊台省级旅游度假区王家台后村(景区北门附近,紧靠龙湾海水浴场)开办的渔家宴家庭旅馆,环境简洁、卫生、优雅,可接待700人同时食宿,餐饮以活海鲜、小海鲜为主,突出渔家宴风味。台西头村(景区南面,临琅琊港)开办的渔家宴家庭旅馆,可接待350人同时食宿。琅琊台龙湾大酒店(景区北门附近,紧靠龙湾海水浴场)开办的海滨别墅区,可接待35人住宿。联系电话:

市区六家星级饭店,分别为:国旅大酒店(三星),东方九九红大酒店(三星);新泰华大酒店(三星),丰泽山庄大酒店(三星),中太大酒店(二星);裕源宾馆(二星)。共有各种客房近600间,可接待住宿客人1200人次。

 交通信息

距青岛流亭机场距离约98公里,距机场车程时间约90分钟,距黄岛火车站距离约55 公里, 距火车站车程时间约65分钟,距胶南汽车站距离约30公里 ,距汽车站车程时间约40分钟;距黄岛渡口里程数约66公里,距黄岛渡口时间约70分钟

坐车路线:乘坐胶南市区-琅琊台旅游区的专线车,乘坐青岛-胶南市区-琅琊台度假区(或琅琊镇)、日照市-胶南泊里镇-琅琊台旅游区的公共汽车就可到达。

开车线路: 青岛胶州湾隧道—滨海大道—漓江西路—滨海大道行驶8KM—左转—行驶32.7KM—王家台桥左转—行驶230米左转—行驶1.2KM右转—行驶1.3KM—左转。

 历史文化

史传琅琊台最早为越王勾践所建。据《越绝书》和《吴越春秋》记载,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后,为了统领被吴战败的齐地,遂从会稽迁都琅琊,并在城东南5公里的琅琊山上筑台。台顶营造“望越楼”,以南望会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公元前219年东巡郡县,封禅泰山,遍把齐地八神,即天主、地主、兵主、阴主、阳主、月主、日主、四时主。因四时主祠建于琅琊台上,故“南登琅琊”。秦始皇到琅琊台后,为这里秀丽的山海风光所吸引,遂迁3万户百姓,重筑琅琊台。经数年营造,终于建成了秦王朝在函谷关外规模最大的宫殿群——琅琊台行宫。

《水经注》对琅琊台的规模有记载:“台孤立特显,出于众山上,下周二十里,琅琊台傍滨巨海,台基三层,层高三丈,上级平敞,方二百余步,高五里。”可见其规模宏大,壮丽无比。西汉末年,琅琊台建筑毁于地震,从此渐被湮没。明万历年间,诸城知县颜悦道在台顶修建海神庙和礼日亭,后人陆续树碑,史称“七十二通龙头碑”,后庙、亭、碑尽毁,仅台基保存完好。自山腰以上,3层台基层次分明,均系夯土筑成,部分地段由砖、石所砌,上中常发现秦砖、汉瓦、陶片。山南、山北还发现了筑台时铺设的陶制水管,台下海边还有蓄水池。

琅琊台最珍贵的文物是秦刻石,据《史记忖已载》始皇令筑琅琊台后,“立刻石,颂秦德,明德意”,刻石立于琅琊台上,故名“琅琊刻石”。刻石全文496字,其中正文289字,附文207字,其文二字一韵,四字一句,文笔流畅,言简意赅。正文记述了秦始皇统一字内的丰功伟绩,附文记录了李斯、王绾等10个随从大臣的名字及议立碑刻的事迹。据传,碑文出自李斯的手笔。始皇死后,秦二世亦循其父踪迹巡游天下,在始皇碑刻旁加刻文字。因年代久远,到北宋时,琅琊台始皇颂德碑已亡失大半,仅存从臣姓名。二世碑亦已迸裂。清乾隆年间,诸城知县宫懋让为防止石碑迸裂,用铁箍将裂石束住。此时,碑文仅存80余字,后铁箍锈折,二世碑遂迸散无踪。直到1922年,诸城县教育局督学王培枯受命两次到琅琊台寻找,终将残石找回。先藏于诸城教育局,解放后珍藏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秦代刻石10余处,现仅存两处,其中泰山顶所藏残碑,仅存10字。琅琊碑保存84字,且字形、笔法均优于泰山刻石,实乃国之瑰宝。

登台观海,是琅琊台一大胜景。琅琊台三面环海,东北侧是绵延5公里、碧波银浪的金沙摊,海中有“苍然夺目,伊如画屏”的灵山岛。西南侧琅琊古港古风犹存,观沧海日出,看蜃楼海市,由古至今,不知引来多少人。90年代,琅琊台风景名胜区逐渐恢复,在台东部修建了秦汉风格的望越楼,上置铜铸越王勾践塑像。台下则依山新建徐福殿,雕梁画栋,衬着郁郁葱葱的山岭,显得格外古朴,尤其矗立的碑刻和徐福上书秦始皇群雕像,更为琅琊古台增添了迷人的色彩。

 

 

收藏幸福(2014-10-1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