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又称南京青奥会,于2014年8月16日20时在中国南京开幕。南京青奥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的又一个重大奥运赛事,是中国首次举办的青奥会,也是中国第二次举办的奥运赛事,共设28个大项、222个小项,有204个国家的3787名运动员参加比赛,是参赛国家和地区最多的体育大赛之一。青奥会的举办使得南京成为大中华地区继北京之后第二座接待过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
2014年8月16日,南京青奥会于主会场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开幕,外国元首布隆迪总统恩库伦齐扎、斐济总统奈拉蒂考、马尔代夫总统亚明、黑山总统武亚诺维奇、新加坡总统陈庆炎、瓦努阿图总理纳图曼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出席开幕式,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宣布开幕。
南京青奥会注重节俭,南京青奥会参赛运动员和项目都有增加,但预算控制在人民币18亿以内,只新建了青奥体育公园1个场馆群。举办奥运会耗资巨大,自称俭朴的伦敦奥运会最后总开销约合人民币900亿元,强调教育功能的青奥会着力控制规模的首届新加坡青奥会花费约合人民币20亿元。
2014年8月28日,南京青奥会于南京奥体中心胜利闭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闭幕式,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盛赞南京青奥会“完美无缺”。
“与青奥共成长”当选为南京申办2014年青奥会理念口号。口号朴实无华,内涵深远,包含青奥会自身的成长、青年人与青奥会共成长、城市与青奥会共成长、世界与青奥会共成长等多层涵义。
2011年11月18日晚,在南京2014年青奥会口号发布仪式上,12名青奥小顾问和南京市领导一起拉动发布装置,揭晓了本届青奥会的口号。分享青春 共筑未来 Share the Games Share our Dreams。这一口号以六种联合国官方语言向全球传播,邀约世界青年,2014年相聚南京。
南京青奥会会徽2011年05月19日正式发布。会徽图形由三部分组成,最下方,以青奥会英文名称(YOUTH OLYMPIC GAMES)及视觉标志(五环及“YOG DNA”字样)为基础;中间,以年份数字2014为构图过渡,最上方则是体现南京特色的地方:英文“NANJING”设计成活泼的字体,并且用线条做出镂空透视的效果,最妙的是,3个N字母,一头一尾两个n被做了些特殊处理,小写的“n”犹如拱形的城门形状;而外围又用线条勾勒出了江南民居的轮廓。城门,寓意着欢迎、交流的青春之门;江南民居,则象征着欢聚、健康和青奥之家。会徽充分表达了南京敞开胸怀欢迎各国青年,与世界友好交流,成为青年欢乐之城的美好愿望。最鲜艳突出的是“NANJING”这7个字母,共用了5种颜色,两种不同的蓝色、两种不同的绿色,还有橙色,以及“品色”,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玫红色。色彩上的冲击力一下子就凸现出来。通过这个标志,体现出了2014年南京青奥会的理念,概括成16个字,那就是:国际风格、奥运精神、青春气息、南京文化。整个会徽体现了“国际风格、奥运精神、青春气息、南京文化”的设计理念。
而本次青奥会的吉祥物“砳砳”于2012年2月至8月问世,“砳砳”以雨花石为创意源泉,用动感、现代的方式对雨花石的自然形态进行了艺术抽象处理,使其符合青少年的审美趣味,色彩上呼应了南京青奥会会徽。此吉祥物方案的核心立意在于向全世界青少年提倡自然、运动、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雨花石形态奇丽,温润莹澈,人文底蕴深厚。作为一种古老的观赏石,它在中国乃至世界有较高的知名度,被誉为“天赐国宝”。选用雨花石作为吉祥物可以向世界展示南京作为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亲近自然、绿色发展”的独特魅力,与青奥会“在全球青少年中倡导自然、健康生活方式”的主张高度契合。吉祥物“砳砳”积极行动的姿态旨在呼吁新媒体时代的广大青少年:从今天开始,多去户外,参与运动,享受自然之美。吉祥物名字中的“砳”指敲击石头发出的声音,谐音“乐”,网络语言中可用其代替快乐的“乐”。人类在采石、筑路的劳动中经常敲击石头发出声音以为娱乐,所以“砳”字又象征劈山开路。新加坡青奥会的口号是“Blazing the trail(照亮前路)”,“砳砳”则象征着南京青奥会将在青年奥林匹克运动的探索中奋勇前行,打造青奥会的“南京模式”,为全世界的青少年带来惊喜与快乐。
南京青奥会于2014年8月16日进行开幕式,经历了十二天,在28日迎来了闭幕式,圆满结束。下届的青奥会举办城市定为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让我们预祝下届青奥会举办成功,也祝愿南京这个大都市越来越繁华。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