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三年完成中小河流综合整治

家乡区县: 清远市阳山县

今年5月下旬,阳山县遭遇特大洪涝灾害侵袭,重灾区七拱、太平、杜步、杨梅等南部四镇的灾情相似,大多集中发生在中小河流及其周边小流域地区。
痛定思痛。阳山县决定立足长远、标本兼治,按照省委书记胡春华提出的“下决心解决一些管长远的问题”的指示精神,从今年6月下旬开始,启动全县中小河流及重点小流域“三清一加固”综合整治,力争用三年时间完成整治工作,进一步提高中小河流的排洪泄洪能力,建立健全山区中小河流防灾减灾体系。
目前,阳山县已被确定为全市中小河流整治试点,并将以七拱河治理作为重中之重。
乱像 河道被养殖场、果园等占用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七拱、杜步、太平等多个乡镇,一探当前中小河流的现状。
记者发现,一些靠近村庄的河流,河滩上分布着果园、养猪场、养鸡场,河道里建有鱼塘、苗木场,裸露的河床高低不平,遍布砾石、杂草,原来宽敞的河道变得狭窄,有些河堤上还建有房子。
七拱河西连村新陂村小组段沿线共2公里,最宽占用河道处达200米,河道被占用现象比较严重。
“这里原来是一片河道,由于没有及时清理,现在变成了荒坝,长满了树木、杂草,形成了一个小沙洲。”新陂村紧挨着七拱河边,村民丘介林告诉记者,由于河道被堵塞,今年5月下旬的洪水涌上堤岸,冲毁了新陂村400多亩农田,上面所种的淮山、水稻全部失收,目前农田里淤积的沙石厚度达0.6米,最严重处1.2米深,“这次洪水就因为河道塞了,导致400多亩农田被毁,教训深刻。”
太平镇清水河从白莲片区流经清水村,在清水村段,河堤上盖有3间房屋,沿线河道建有9个鱼塘。
“原来这里的河道有30米宽,现在只剩下10米左右。”村民蔡东阳说,近年来有些村民看到部分河道河水流经面积不大,就私自在上面种树、挖鱼塘,甚至还有人将河滩地租给别人种养。
当地村民说,占用河道行为是让他们遭受洪灾的罪魁祸首之一,“河道被占用,洪水受堵,排泄不及,就涌上了公路、农田、房屋。”
迫切 “中小河流综合整治势在必行”
阳山县内河系属珠江流域北江水系,境内小河流众多,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主、支河流有13条。连江为干流,自西北向东南横贯阳山县中部,洞冠水、扶村河、岭背水、秤架河、黄坌河、七拱水、沙河、庙公坑等汇入连江,青莲水、七拱水、庙公坑、钟鼓水、洞冠水为一级支流,河流大多属山区型。
据阳山县水务局介绍,受连年洪水冲刷、多年未进行清淤清障、不合理采砂等多方面原因影响,阳山县内多条中小河流的河床变高,河道变窄、变浅,甚至部分河道走向已偏离原来位置,河流的蓄水与排泄功能大幅下降。
“一旦强降水突然来袭,河流沿岸的村庄、农作物极易遭受洪涝灾害,去年的‘5·16’和今年的‘5·22’洪灾,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例子。”县水务局局长张源泉说,提高防洪抗灾能力、保护沿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中小河流及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势在必行,“通过疏通、清理河道,加固堤坝,解决中小河流排洪泄洪能力差的问题,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
措施 对中小河流实施“三清一加固”
今年“5·22”洪灾,阳山县的重灾区集中在七拱、太平、杜步、杨梅等南部四镇,几个镇的灾情相似,大多发生在七拱河及其周边小流域。
阳山县按照省委书记胡春华提出的“下决心解决一些管长远的问题”的指示精神,从6月底开始,启动对全县中小河流及重点小流域实施“三清一加固”综合整治,力争用三年时间完成整治工作,建立健全山区中小河流的防灾减灾体系。
张源泉告诉记者,阳山县2014-2016年“三清一加固”综合整治,需要清障163.93公里,清障面积47.63万平方米;清淤总长333.00公里,1185.86万立方;清违94处,河道整治总长367.45公里,总投资约1.9亿元。整治范围主要是七拱河、青莲河、洞冠至扶村河等,以及其分支、重点小流域。
七拱河流域涉及太平、七拱、杜步3个乡镇,需治理的河段总长79公里,其中主河道61公里,此段中小河流域多为山区河流,源短弯多流急。
进展 各地整治工程如火如荼
进入7月,阳山县平均气温高达32℃。
记者昨日在太平镇白沙河东升桥段看到,一台勾机在挖掘河道中的沙石、淤泥,一台搅拌机在轰隆隆作业,10多名工人在烈日下修葺、加固堤围。太平镇清水河段整治工程也在如火如荼进行,镇水管所所长王汉权说,工程预计8月份完成。
杜步镇七拱河沿线共10公里河段需要整治,其中湟川陂段7月11日已开始施工,正忙着将河道边的树木、杂草进行清理。
七拱河西连村新陂村段整治工程从6月18日开工,现已施工约800米。记者看到,勾机、铲车等机械正在实施“三清”作业,一些原来隐匿于树木杂草中的河道现出原形。
七拱镇水管所所长王天河介绍,目前该镇已出动9台机械同时进场施工,预计新陂村段工程2-3个月后可以完工。
“要给洪水有出路,这是我们中小河流的整治理念。”张源泉说,河道淤塞,排泄水不畅,往往不是太强的降水也极易引发洪涝灾害。
“河道被占用,水流量就变小了。”太平镇党委书记莫小玲举例说,该镇清水河段整治工程完成后,河道将增加三倍的流量。村民自筹5万元协助清理河道
洪水离去已有40多天,新陂村的400亩农田仍显得满目疮痍,昔日的良田上覆盖着厚厚的沙石,一些杂草从泥沙里钻出来,田间地头三三两两的村民用铁铲、斗车等工具将田里的泥沙铲起,运走。
“这次的损失太惨重了,”村小组长丘志德坦言,现在村民都强烈意识到清理河道、加固河堤的重要性。因村中多为老人、小孩,壮年人多数外出打工,该村村民日前自发筹集5万元资金,雇人帮忙清理河道里的树木、灌丛等杂物,村中有劳动力的村民主动扛着铁锹等工具帮忙,“村民都很支持配合河道清理工作,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都希望早日修复好河道。”
“你看,这里原来全部是树木,现在推平了,没想到原来河道这么宽的。”新陂村村民丘介林说,洪灾之痛让他们教训深刻,修好河堤、疏通河道是恢复生产的当务之急。
太平镇清水村干部陈玉财说,现在政府对河道进行清淤加固,村民都积极配合,希望日后的洪水能够顺畅排走。
(唐海浪)
■数据
阳山县2014-2016年“三清一加固”总概况:清障163.93公里,清障面积47.63万平方米;清淤总长333.00公里,1185.86万立方;清违94处,河道整治总长367.45公里,总投资19800万元。
“三清一加固”:即清淤、清障、清违、加固河堤,清淤主要是清理河道中的沙石、淤泥,清障主要是清理占用河道修建的鱼塘、果园、养殖场、树木灌丛等,清违主要是清理占用河道、河堤修建的猪舍、鸡舍、房屋等违章建筑物。
■相关新闻
伍文超督导中小河流整治“发动群众主动配合清淤、清障、清违”
7月10日,阳山县委书记伍文超深入七拱河杜步镇湟川陂段、七拱西连村河段,太平镇白沙河东升桥段、清水河清水村段,实地检查了解“三清一加固”工程推进情况。
伍文超强调,开展中小河流整治工程意义深远,各乡镇要摒弃“等、靠、要”思想,加快工程进度,在工作实施过程中,要多想办法,统筹安排,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等村级自治组织的作用,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主动配合河道清淤、清障、清违工作。

mrshow(2014-10-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