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大平原只历史名人李长水

家乡区县: 山东省平原县

 李长水(1851—1907),男,汉族,今山东省平原县王庙镇(原苏集乡)杠子李庄人。农民出身,当过木匠,开过粉坊,家境中等。 清光绪年间,随着帝国主义入侵的加剧,同时,也加强了帝国主义文化侵略,欺压蠢昧百姓,外国传教士不断向农村渗透。李长水深受其害,经常被本村恶霸地主、洋教徒李金榜所欺,从而激发了他反帝爱国的热情和对洋人的愤恨。他先是拜师练拳,又与本村杨传文结社组织义和拳。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夏,为联合外地义和拳共举驱洋人反洋教之大业,李长水邀请义和拳首领朱红灯等27人和本县义和拳坛主在杠子李庄举行“拜师拳会”,并被众坛主推为“二师兄”(朱红灯为大师兄)。李长水还与朱红灯等10余名鲁西北义和拳首领共同提出“保清灭洋”的口号,将义和拳改为义和团,由秘密结社转变公开组织,推动了义和团运动的深入发展。

  八月上旬,在杠子李“拜师拳会”的影响下,平原县义和团反洋教、驱洋人、惩治二毛子的斗争此起彼伏。十三日,李长水带领本村拳民斗争了李金榜。平原县知县蒋楷连连接到报案后,视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行动为“匪患”,要捉拿李长水,并抓走了杠子李庄的6名拳民。李长水决心反抗屈服于洋人的腐败官府。九月五日,李长水请来朱红灯、本明和尚及茌平、长清、高唐等县的义和团高手近300名,还请来本县的部分义和拳手,在杠子李庄周围搭起帐篷,准备迎战官兵。九月初七,蒋楷亲自带数十名勇壮前去了杠子李镇庄,经过短时战斗,蒋楷大败逃回县城。自此,揭开了义和团平原起义的序幕。

  蒋楷战败后,便和恩县知县联名向省府衙门请兵。济南知府昌诒、统领袁世敦、骑兵哨官朱景荣带骑兵一哨、步兵一个营,于九月十日、十一日先后赶到平原。李长水、朱红灯等首领采取了分散官兵兵力的战略,带领义和团千余人转移到地势险要的大芝坊村东的森罗殿。九月十三日,与前去镇压的官兵展开决战,从上午10时打到中午,杀得官兵四散逃窜。在骑兵的援助下(从恩县赶回),官兵败回县城。从而开创了义和团武装起义的先例,对全国义和团运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森罗殿大战告捷后,义和团集中转向分散活动。十二月,袁世凯任山东巡抚后,对义和团采取了残酷的镇压,朱红灯、本明和尚、本县的祀砚田、张泽、魏奉宣、杨传义等先后被杀害。李长水被逼出走东北,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病逝。

楠子(2014-10-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