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泉州市南部,市域三面临海,西与晋江市接壤,北距泉州市21千米,南离厦门97千米,地理坐标为北纬24°39′-24°49′,东经118°35′-118°48′。面积189.2平方千米。人口31万人(2006年)。以汉族为主,还有回族、满族、畲族等少数民族,通闽南方言。
石狮于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县级市,是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福建综合改革试验区、著名侨乡,位于环泉州湾核心区南端,市域三面环海,北临泉州湾,南临深沪湾,东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西与晋江市接壤,是一座美丽富饶的城市。全市陆域面积16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64公里,是陆域边界线的2.3倍,行政管辖的毗邻海域面积968平方公里。全市户籍人口31.7万,常住人口64.7万,外来流动人口40万,现辖7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102个村25个社区。建市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石狮历届市委、市政府带领海内外石狮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石狮独特的区位、产业、港口、市场、侨台、人文优势,推动石狮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至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431.4亿元、财政总收入42.3亿元、一般预算收入24亿元,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第24位、保持全省第2位;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化率、人均汽车保有量、城乡低保标准、新农保标准、新农合标准等多项指标,均位居全省县市第一;先后荣膺中国十大活力县级城市、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中国休闲服装名城二连冠、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十一连冠、全国文化先进市二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全国首批新农村建设特色县市、全国科普示范市,省级文明城市三连冠、省级教育先进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等,成为海西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投资热土之一。
全市总人口303120人(2003年末),其中非农业人口100934人。以汉族为主,还有回族、满族、畲族等少数民族,通闽南方言泉州话。全市辖2个街道、7个镇:湖滨街道、凤里街道、灵秀镇、宝盖镇、蚶江镇、祥芝镇、鸿山镇、锦尚镇、永宁镇。共有21个社区、101个行政村。市政府驻湖滨街道八七路。海岸线长67.7千米,岛礁54个。中部高,四周低。中间宝盖山海拔209.6米,双架山海拔206.9米,西部为低丘,南北东部均为由中部低丘逐渐过渡到台地、平原。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季风显著,雨水充沛。夏长不酷热,冬短无严寒。唐代诗人包何的“连年不见雪,到处即行春”诗句,描绘了这里气候宜人的特点。平均气温在12℃左右,全年平均气温20℃~21℃,无霜期全年长达320多天,常年降雨量911~1233毫米。夏季多干旱,5~10月份常有台风。石狮市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宝盖山姑嫂塔、石湖六胜塔、永宁李子芳烈士故居、城隍庙、虎岫寺、金相院、塘园塔。
市歌《中国有个石狮》由青年作曲家,音乐制作人,现任西安市音乐家协会通俗分会主席,陕西卫视音乐总监,陕西音像出版社音乐总监穆真作曲,由石狮作词,于2005年为石狮市创作的市歌,演唱者王军。石狮市标,是一只石狮子,看石狮市的名称就知道了,它是石狮代表石雕——东方醒狮。
通过不懈努力,石狮先后荣获了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科技先进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卫生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市和福建省教育先进城市、文化先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城市、首届平安县(市)等荣誉称号。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