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错过的新疆烤包子

家乡区县: 新疆沙雅县

新疆美食闻名遐迩,尤其是新疆的烤包子,来到新疆如果不吃烤包子,就等于没到过新疆,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新疆的美食烤包子、米肠子和面肺子。

烤包子,维语叫"沙木萨"和薄皮包子维语叫"皮特尔曼吐",是维吾尔族同胞喜爱的食品。城乡巴扎的饭馆、食摊,多销售这两种食品,类如北京夹肉烧饼和天津的狗不理包子一样,很受顾客欢迎。有趣的是,当薄皮包子蒸熟揭笼或烤包子从馕坑取出那阵子,厨师常提高嗓门,拉着声喊:依布拉音.艾利克斯拉木包子哎……"。据说这个依布拉音.艾利克斯拉木是几百年前的名厨,他做的烤包子、薄皮包子真是誉冠西域。于是后人就拿他的名字作为招徕顾客的牌子.

烤包子主要是在馕坑烤制。包子皮用死面擀薄,四边折合成方形。包子馅用羊肉丁、羊尾巴油丁、洋葱、孜然粉(孜然,是新疆地产的一种香料,带有特殊的辣味,为制作羊肉尖菜肴时的调味佳品)、精盐和胡椒粉等原料,加入少量水,拌匀而成。把包好的生包子贴在馕坑里,十几分钟即可烤熟,皮色黄亮,入口皮脆肉嫩,味鲜油香。

烤包子面皮要擀得很薄,几乎可以透亮。肉馅主要用羊肉丁、羊尾油、洋葱末、孜然粉、胡椒粉、精盐和少量的水搅拌而成。包好的包子在笼里蒸20多分钟即熟。烤包子用未经发酵的面做皮子,皮子要擀得很薄,做成方形包子。馅用羊肉丁、羊尾油、洋葱、孜然粉、胡椒粉和盐搅拌而成。把包好的包子贴在馕坑里,十几分钟即熟。在维吾尔族的烤包子中,除了用馕坑烤制的以外,还有用油炸的包子,叫“桑布萨”。做馅的原料和其它烤包子相似,不过事先要在锅里先炒一下,然后再用。这种包子形似饺子,用花边刀压边,压出整齐的花纹,很像小巧的艺术品。这种包干除用来招待客人外,还常作为办喜事时互相馈赠的礼物。烤包子所用的坑,叫“沙木萨吐努尔”,比一般馕坑要小。一般用小号的水缸,取去缸底,倒扣过来,四周用土坯垒齐,烤包子时,要往烧热的坑里洒些盐水,以防止包子脱落。薄皮包子也就是蒸包子。做馅的原料和烤包子差不多。包子皮要攒得很薄,蒸熟后,几乎透过包子皮就可以看到里面的馅。吃起来好像包子皮都溶化到嫩肉油香之中,颇有灌汤包子的风味。

米肠子和面肺子是利用羊的下水做的一道名撰。深受维吾尔、回等少数民族的欢迎。它以羊肉的内脏作原料烹制而成,因其选料严格,制作费工,上市量少,故知者不多。

宰羊之后,细心的将羊内脏完整取出,用清水反复灌洗羊肺至白净,羊肠翻洗干净,备用。然后将羊肝、心和少量肠油切成小粒,加适量胡椒粉、茴香粉、精盐与洗净的大米拌和均匀作馅,将其填入羊肠内。再将白面粉洗出面筋,待面水澄清后,滗去大部清水,留少量清水搅动成面浆,再取出小肚套在肺气管上,用线缝接,把面浆逐勺舀出到入小肚,挤压入肺叶。再将以少许精盐、清油、茴香粉、胡椒粉调好的水汁用上述方法挤压入肺叶。然后去小肚,用绳扎紧气管封口。再把米肠子、面肺子、洗净的羊肚和卷有少许辣椒粉用绳扎的面筋入锅煮。煮时还须在肠子中的大米半熟时,用钎子遍扎肠壁,使之放气放水,以防肠壁胀破。熟后取出,稍凉切片,混合食用。

在外生活的新疆人都很怀念家乡的烤包子、米肠子和面肺子,等到回家的时候,定是要好好地大吃一顿呢。

 

秦雅楠(2014-10-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