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岭位于涉县赤岸村北,原名庙坡岭。1986年后,因-、-元帅,黄镇、李达、王新亭上将等原八路军一二九师领导人的骨灰相继撒在这座山冈上,将军岭由此得名。整个将军岭占地6000多平方米,群山环抱,风景秀丽。将军岭下的惊人发现——长平之战遗址。1990年10月,-亲笔题写了岭名。这里是除北京八宝山外,安葬共和国元帅、将军最多的地方。
历史遗址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现场考察认为将军岭尸骨坑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原始、最完好以及规模最大,也是最具文物价值的长平之战尸骨坑遗址。此坑所埋赵军官兵尸体至少超过百具。此坑和附近的二号坑均为深坑,不像秦军专为掩埋战俘尸体所挖,更像是天然的深沟大壑。秦军将战俘尸体抛入沟内,再填上一层薄土加以掩盖。只是两千多年的沧桑岁月,斗转星移,才使这些尸骨深埋地下。
抗日战争时期一二九师官兵与当地群众共-建的长达27公里的漳南大渠,涉县人民在渠边修建了“思源亭”和高12.9米的漳南大渠纪念碑,从岭下登上129级石砌台阶,是-元帅的纪念亭,整个将军岭占地6000多平方米,群山环抱,风景秀丽。将军岭前远山含黛、近水跃金,将军岭上瀑布垂崖、台阶俨然,将帅雕像肃穆庄重,松柏荆棘蔽翳幽深,现已成为闻名全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红色旅游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教育作用。
将军岭前远山含黛、近水跃金,将军岭上瀑布垂崖、松柏蔽翳,将帅雕像肃穆庄重,台阶俨然曲径通幽,与司令部旧址、129师陈列馆融为一体,现已成为一处全国闻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这里便是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位于涉县赤岸村中央,占地面积18341平方米,由下、上、后三个具有北方民族风格的四合院组成。下院原为村里的社房院,也即老百姓祭祀诸神之庙,院里设置了司令部会议室、一二九师办公室、刘伯承师长宿办室、李达参谋长宿办室、警卫员宿舍、机要室、马棚等,还有当年师首长刘伯承、邓小平、李达亲手栽种的丁香和紫荆树。
上院位于下院西南角上方。该院设置有一二九师军政办公室,太行区党委书记、太行军区政委李雪峰的宿办室和房东宿舍。
后院和上院相通,南房5间原为司令部作战处办公室,刘邓首长就在这里指挥了大小战役31000多次,收复了198个县城。现在,司令部作战处办公室已改设为太行木刻版画展室,里面陈列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太行部队文艺工作者创作的木刻版画,它再现了当年太行军民在艰苦岁月中抗击敌顽的斗争生活。北房5间为刘师长宿舍,东房3间为邓政委宿舍,西房3间为太行区党委书记赖若愚宿办室。
穿过后院南小门,有司令部的防空洞,洞深9米,里面潮湿阴暗,是当年师首长防敌机轰炸的窑洞。
从1940年12月一二九师迁驻此地到1945年12月成立晋冀鲁豫军区和晋冀鲁豫中央局后一二九师离开赤岸,一二九师首长们在此居住整整5年,其间,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南征北战,指挥若定,为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1945年12月底,晋冀鲁豫军区和晋冀鲁豫中央局离开涉县。至此,一二九师完成了在涉县驻扎的历史使命,迁往武安下柏树和伯延,屈指算来在涉县驻扎长达5年之久。1986年10月,刘伯承元帅逝世后,遵照他的遗嘱,部分骨灰由其子女护送到涉县,安放在涉县赤岸村北,距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约100米处的庙坡山上。
现在,庙坡山已经改造成了气势雄伟、庄严肃穆的将军岭。岭上安放着刘伯承元帅、徐向前元帅、李达将军、黄镇将军、王新亭将军、袁子钦将军6位将帅的灵骨,灵骨安放处还建有将军雕像和纪念碑。1990年10月,邓小平同志亲笔为“将军岭”题写了岭名,为“刘伯承元帅纪念亭”题写了亭名。
我的网络营销能力秀链接http://wm23.cn/hyy369
我的博客链接http://blog.sina.com.cn/u/5187580463
我的网络营销词典链接http://blog.sina.com.cn/u/5187580463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