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介绍的是我的家乡,乳源瑶族自治县——一个充满少数民族气息的县城。如果您有时间,一定要来看看我美丽的家乡哦!!!
乳源瑶族自治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韶关市西部,西北角与湖南省宜章县接壤,是最能代表广东旅游形象的地区之一,有“广东省旅游门户”之称。这里拥有广东保存最完好,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谷幽水清,飞瀑连缀,莽莽林海一望无际,尤以古朴苍劲、千姿百态的广东松闻名;这里有中国佛教五大禅宗之一云门宗的发祥地千年古刹云门寺,暮鼓晨钟,几度兴衰。
1 概述
乳源瑶族自治县位于广东省北部、韶关市区西部31千米处,东邻武江区,西连阳山县,南毗英德市,北与乐昌市接壤,西北角与湖南宜章县相依。全县总面积2227平方千米,总人口20.5万人(2006年),其中农业人口16.5万;瑶族人口2.5万,占全县总人口的12.2%。地处中亚热带山地,溶蚀高原地貌显著,多峡谷,境内森林、水力、矿产、旅游资源丰富。
乳源瑶族自治县位于广东省北部、韶关市区西部31千米处,东邻武江区,西连阳山县,南毗英德市,北与乐昌市接壤,西北角与湖南宜章县相依。全县总面积2227平方千米,总人口21.1万人(2010年),其中农业人口20万;瑶族人口2.4万,占全县总人口的12.2%。
2 地理位置
乳源瑶族自治县位于广东省北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西部峰峦环峙,属高山地带,溶蚀高原地貌显著,是韶关市主要石灰岩地区之一。东北部属丘陵地带,河流两岸地势平缓。县境1000米以上山峰102座,主要山体有北部呈东西走向的头寨山、南部东西横亘大东山、北部瑶山主峰狗尾嶂,与湖南省宜章县和广东省阳山县交界的石坑崆主峰1902米,是广东省境内最高峰。主要河流有由乐昌流入县境东北角,经桂头镇流向韶关的武江河;发源于县境西北与阳山交界的丫叉顶,由西向东流入南水水库,穿过县城,汇入北江的乳江河(又称南水河);发源于县境西北面与湖南省宜章县交界的猛坑石东麓,由西北向东南经大坪、大桥、必背、桂头流入武江的杨溪河;发源于天井山北麓的蚁岩,由北向南流经洛阳、大布汇入英德市的大潭河。
3 自然气候
3.1 乳源气候
全县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间气候悬殊。东南部平原和丘陵区全年平均气温19℃―20℃,西 部山区全年气温16℃―17℃,北部高山地带全年平均气温为15℃。降雨量东南部及西部山区偏多,全年平均有2000毫米以上;南部和北部降雨量偏少,全年降雨量平均1400―1500毫米。无霜期308天,四季明显,昼夜温差大。
3.2 乳源地形
乳源位于南岭山脉南麓,贯穿弧形山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西部峰峦环峙,属高山地带,溶蚀高原地貌显著,是韶关市主要石灰岩地区之一。东北部属丘陵地带,河流两岸地势平缓。
3.3乳源山脉
3.4 乳源水文
主要河流有由乐昌流入县境东北角,经桂头镇流向韶关的武江河;发源于县境西北与阳山交界的丫叉顶,由西向东流入南水水库,穿过县城,汇入北江的乳江河(又称南水河);发源于县境西北面与湖南省宜章县交界的猛坑石东麓,由西北向东南经大坪、大桥、必背、桂头流入武江的杨溪河;发源于天井山北麓的蚁岩,由北向南流经洛阳、大布汇入英德市的大潭河。
3.5 自然资源
境内水力、森林、矿产、旅游等自然资源丰富。水力资源理论开发蕴藏量达48万千瓦;锡、锑、钨、铁、煤、汞、硅石、重晶石、花岗石、石灰石、钾长石、重稀土等,其中石灰石储量100亿吨,花岗石2.5亿吨,钾长石1.2亿吨。 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仅兽类就有100多种,其中有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华南虎、云豹、黄腹角雉、黑鹿、蟒蛇和二类的短尾猴、黑熊、大灵猫、苏门羚、穿山甲等共16种。县境北缘的青溪洞珍贵动物自然保护区,是广东省十大自然保护区之一;植物种类有2000多种,具有高等植物178科,611属,1158种,其中乔木树种73科181属473种,占广东大陆树种的80%,国家保护的25种,占全国67种的37%,有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伯乐树、福建柏、长苞铁彬、观光木、广东松等以及药用植物资源207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3.1%,活立木蓄积量达534万立方米。
4 旅游景区
境内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国内罕见、景色神奇,集雄、奇、险、峻、秀为一体的广东乳源大峡谷;有全国重点寺观,中国佛教五大禅宗之一云门宗的发祥地千年古刹云门寺;有风光旖旎,民风淳朴,瑶族风情令人陶醉的必背瑶寨;有海拔1902米岭南第一高峰的石坑崆和拥有10多万亩原始森林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有常年碧波荡漾,水面面积达5.5万亩的南水湖;有地貌奇特、人迹罕见的地下森林“通天箩”;有巧夺天工的仙人桥和中国最大的旅游观光和养殖一体的鸵鸟养殖场等生态旅游景区;县城附近还有国公岩、白石岩、双峰山等景观和温泉度假区等。
4.1 必背瑶寨
4.2 仙人桥
4.3 云门寺
4.4 南水湖
5 旅游指南
5.1 交通
水运:距县城35公里的北江货运码头可直通抵达港澳。
铁路:京广铁路和武广客运专线铁路途经县境东北部。
5.2 美食
乳源番薯干、巴西果汁、巴西果、笋干、番薯、冬菇、灵芝、木耳。
5.3 路线
1、西南线(A线)景区有:广东乳源大峡谷、天景山仙人桥、天景山国家森林公园
2、西北线(B线)景区有: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南方红豆杉森林公园、通天箩、西京古道
3、东北线(C线)景区有:云门寺、云门峡漂流、必背瑶寨
5.4 乳源彩石
乳源彩石产于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瑶山内(暂未发现任何地区有此石种),故也有人称为“乳源瑶山彩石”。此石以色彩丰富、艳丽而逐步闻名于省内外。经有关地质专家初步分析,乳源彩石是极其稀有的地质岩石分类群,它含有硅、钙、铜、铁、锡、锍等元素,其硬度为4至7度。
乳源彩石由于产地河流的流程不长,天然水磨度不理想,经人工打磨加工后,精美绝伦,它集意象石的优点:质地好、色彩丰富、艳丽夺目、形色俱全。它可构成一幅幅天地合一的大自然美景,如动物、山水、花鸟等栩栩如生的精美画面,它是大自然赐给人们的“宝石”。 乳源彩石是藏石者难得的收藏、玩赏石种,也是非藏石者在家居中很好的摆放装饰品。
6 历史文化
1949年10月9日,乳源解放,属广东北江行政公署(后改称粤北行政公署)。1952年3月,乳源与曲江合并曲江乳源县。1953年5月,土地改革运动结束后,恢复乳源县建制。1958年12月,乳源县撤销,合并韶关市,县地为韶关市郊区。
1963年10月,成立乳源瑶族自治县,先后属韶关专员公署,韶关地区革委会、韶关地区行政公署。
1983年韶关地区与韶关市合并,乳源属韶关市。
2000年,乳源瑶族自治县辖15个镇、2个乡:乳城镇、红云镇、必背镇、桂头镇、附城镇、洛阳镇、柳坑镇、游溪镇、一六镇、大布镇、大桥镇、东坪镇、古母水镇、龙南镇、大坪乡、杨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77894人,其中:乳城镇 32355人、附城镇 9359人、侯公渡镇 20856人、一六镇 13620人、桂头镇 22121人、龙南镇 3253人、洛阳镇 4723人、古母水镇 3294人、大布镇 9662人、大桥镇 17200人、红云镇 10303人、东坪镇 5448人、游溪镇 1430人、必背镇 4936人、柳坑镇 5223人、杨溪乡 5839人、大坪乡 3602人、乳阳林业局虚拟镇 1875人、天井山林场虚拟镇 1596人、方洞林场虚拟乡 1199人。
2002年,乳源瑶族自治县辖15个镇(乳城 必背 桂头 一六 大布 大桥 游溪 附城 龙南 洛阳 红云 柳坑 东坪 侯公渡 古母水)、2个乡(杨溪 大坪),106个村委会、5个居委会。
2005年4月26日,广东省民政厅(粤民区[2005]21号)批准撤销乳源县侯公渡镇,并入乳城镇;撤销古母水镇,并入洛阳镇;撤销龙南镇,并入东坪镇;撤销红云镇,并入大桥镇;撤销柳坑镇,并入游溪镇;从桂头镇划出方洞村委会并入必背镇。
截至2005年12月31日,乳源瑶族自治县辖9个镇(乳城、必背、桂头、一六、大布、大桥、游溪、洛阳、东坪)。
7 政治经济
乳源瑶族自治县辖9个镇:乳城镇、一六镇、桂头镇、洛阳镇、大布镇、大桥镇、东坪镇、游溪镇、必背镇。共有115个村(居)委会,1082个自然村。县人民政府驻乳城镇。
最后欢迎大家来乳源游玩!!!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238478986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664654267
我的网络营销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www.wm23.cn/xiejinhua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