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枣园风光,忆革命岁月

家乡区县: 延安市宝塔区

枣园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这里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改名为“延园”,现旧址大门石柱两侧尚有康生所书“延园”二字。

枣园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的枣园村. 1943年10月到1947年3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刘少奇、张闻天、彭德怀等领导人先后由杨家岭搬到这里居住,枣园 也就成为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此居住期间,领导了全党整风运动和军民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七大”,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领导全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团结,和平建国,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

毛泽东在枣园居住期间,笔耕不辍,写下了《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组织起来》、《关于重庆谈判》、《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论联合政府》、《愚公移山》等许多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鸿篇巨制。1944年9月5日,中央警卫团战士张思德在安塞烧木炭时不幸牺牲。三天后,中央直属机关在延安枣园操场上为他举行了千人追悼大会。毛主席亲笔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还走上祭台,作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著名观点。

枣园,又名“延园”,依山傍水,花团锦簇,风景优美,是中共中央书记处1943年10月至1947年3月的所在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园门不远处,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五位书记的雕像在青山绿水、花草树木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高大。毛泽东主席旧居坐落在中央书记处小礼堂后面的山坡上。木制书架、油灯、白瓷漱口缸、破旧躺椅……在枣园的灯光下,毛主席撰写了《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论联合政府》等光辉著作。凝视着主席当年的办公生活用品,学员们追昔怀远,浮想联翩,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park1994(2014-10-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