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从历史中走来_瑶瑶

家乡区县: 辽源市龙山区

历史文化
 先秦时期
据《盛京旧志沿革》记载:周代前在辽源市地域就有秽貊、息慎族劳作生息。
汉晋时期
汉至南北朝属玄菟郡,西汉以后夫余国据此地。346年于辽源龙首山山城建渤海国夫余府,即夫余西徙近燕的后期王城。晋朝为高句丽地。后魏为勿吉地。
隋唐时期
隋朝高句丽仍据此地,中原王朝在高句丽范围之内设立郡县。
唐朝初年属河北道安东都护府的南苏州,唐朝渤海国时,东丰县属长岭府,东辽县属夫余府。
宋辽时期
926年辽于此地建黄龙府,到975年,历49年。由于黄龙府卫将燕颇反辽,黄龙府被废。辽灭渤海国后,辽源地区属东京道长岭府,设在梅河口市山城镇(亦说属乙典郡)。金代属咸平路。元朝属辽阳行省开元路咸平府斡磐千户所,后为辽东宣慰司辖境。
明代时期
明朝先设定辽都卫,后改为辽东都指挥使司,隶属于五军都督府,后设奴尔干都司,东辽、东丰两县属三万卫管辖,后属塔鲁木卫、司吉河卫境。
1437年(明正统二年),设辽东边墙,辽源位于边墙之外。
清代时期
清朝以前,生活在辽源境内的民族主要是满族。东部属于海西女真哈达部,西部是叶赫部。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努尔哈赤灭叶赫部后,将今辽源市全境划为大围场的一部分。1661~1722年(清康熙年间),辽源地域正式划为盛京围场,专为皇室狩猎用地。当时各围场名称都是以地形地物的特征或某些动物活动的区域特点来命名;还有些围场在明末清初就有地名,后来把这些地名做了围场名。
1878年(清光绪四年),盛京将军曾祺向清廷奏请西流水围场和东流水围场开禁。
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围场弛禁招垦。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盛京围场总管高万梅主持勘放西流水四十五围地。
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冬,清政府于扎拉芬阿林围之大疙瘩(即龙首山)西侧设东路保甲分局,办理民事政务,为辽源境内建制之始。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在奏请海龙厅升为府的同时,在今辽源境内正式设制,西部、东部各建置一县。这两个县的命名,是以水的东西流向为别,在东流水地域设的县用一个“东”字,加个“平”字,定名为东平,在西流水地域设的县用一个“西”字,加一个“安”字,定名为西安,取“平安”之意,亦即太平安定,天长地久,永世安宁。东平、西安两县均隶属奉天省海龙府。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于辽宁省康平县郑家屯设辽源州,归昌图府直辖。
西安县城原拟建在老虎嘴子,后改在大疙疸西侧设置。故西安县土名大疙疸、大疙疽。疙疸是由于县内龙首山的山头像一个大瘤子,由此得名。而大疙疽完全是“疸”字误写为“疽”所至。曾是海西女真叶赫部的东城,建国后成为龙山公园。大疙疸四周层峦叠嶂,绣壤相错,有山谷之险,足以控制四方;又有交通之便,居民日众。
因此,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改勘城基于大疙疸山。西至半截河,南至东辽河,北至半截河,在中央位置定西安县衙址。8月建成衙署56间,又建巡捕堂于南关。东平县初设治时,租赁民房办公。不久,选择围场中心的大肚川(即东丰镇)建东平县衙门。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修筑西安城垣,由商民捐资修筑4座城门,名曰东吉、西宁、南康、北寿,挖护城河1390米。县城内设东吉、西宁、南康、北寿4保。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奉天省改为辽宁省,西安县隶属辽宁省。
 

民国时期
1912年(民国元年),辽宁省改为奉天省,西安县、东平县归奉天省辽沈道管辖。同年3月东平县更名为东丰县(关于东丰地名的由来详见东丰县篇)。1914年(民国三年),属奉天沈阳道。
1913年(民国二年),辽源州改为辽源县。
1920年(民国九年),划归奉天省直属。1926年(民国十五年),西安县、东丰县由三等县升为二等县。由于土地大量开发,人口大增,大疙疸成为奉天省闻名的农业集散地。随之,县城各种店铺门房相继建立。1929年(民国十八年),归辽宁省直属。沦陷时期,1932年属奉天省,1941年属四平省。
1940年按伪满洲国国务院勒令第五号命令,将双山县、辽源县合并,各取县名字首,史称双辽县。
7.8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45年“八一五”光复后,,中国共产党分别在双山和郑家屯成立中共双山县委和中共辽源县委;因为西安县与陕西省西安县同名,拟将西安县更名为北丰县,但未被推行,仍称西安县。同年11月属辽北省第三专署。
1945年12月,郑家屯第一次设市称辽源市。1946年2月属辽北省第二专署。1947年5月24日,郑家屯第二次解放,在重建民主政权时,双山、辽源两县又合并为双辽县。1948年7月划归辽北省第三专署。
1948年10月1日,划西安县城区及矿区,成立西安市,属辽北省。这是市、县首次分设。1949年5月隶属辽东省。同年7月西安市改为省直辖市。西安县政府机关仍设在西安市区内。
1952年4月3日,更名为辽源市。1954年辽源市和西安县、东丰县划归吉林省通化专区管辖,辽源市仍为省直辖市。1956年8月1日,取东辽河名,将西安县更名为东辽县。同年改由吉林省怀德专区管辖。
1958年东辽县、东丰县划入四平专区,辽源市也划归四平专区代管。1959年3月23日,撤销东辽县,将原东辽县的行政区域并入辽源市。1962年5月28日,恢复东辽县建制。1969年5月14日,撤销东辽县,其行政区域仍划归辽源市管辖。1976年1月22日,恢复东辽县建制。1980年1月29日,撤销东辽县,将原东辽县行政区域划入辽源市。1983年10月3日,辽源市升为地级市,城区设龙山、西安两区,同时恢复东辽县建制(东辽县第四次与辽源市分设),东辽县、东丰县划归辽源市管辖。1987年1月7日,东辽县人民政府驻地由辽源市迁至白泉镇。

玉瑶_网络营销(2014-10-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