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人——雨燕

家乡区县: 湖北省利川市

春社那场雨过后,梅子的天就蓝幽幽的,不见一丝云朵儿。——《盐大路》

雨燕原名罗晓燕,雨燕为其笔名,女,土家族,中国作协会员,现供职于湖北利川市新闻中心。罗晓燕系恩施州作家协会理事,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她自幼爱好写作,14岁发表处女作,20多年来,先后发表各种文学作品近30万字。1997年,她创作的散文诗《爱的倾诉》获全国精短作品二等奖。多年从事新闻工作,业余进行文学创作。2001年出版散文集《孤独的感觉》,散文代表作《小镇三“宝”》、《我们家的园子》;《我们家的园子》获《散文选刊》2010年散文年度大赛一等奖;中篇小说《旺子的后院》被《民族文学》2010年第六期特别推荐。

2009年出版长篇小说《这方凉水长青苔》。《这方凉水长青苔》是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水井古建筑群为背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约40万字。这部小说以本土语言进行创作,反映了恩施地区的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了大水井古建筑的精美绝伦和不平凡的兴衰历程。著名评论家、中国作协文艺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吴秉杰、中华选刊主编王干、《小说选刊》主编杜卫东、《民族文学》主编叶梅、鲁迅文学奖评委,著名评论家范咏戈、著名评论家、原中央民大教授白崇人、著名评论家兴安、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吴义勤、《文艺报》副主编吕先富、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部主任龙冬等人对它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认为“它反映了我们国家一个时期的痛”,“不是利川的水平,也不是土家族的水平,而是在全国长篇小说创作态势下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是一部由‘乡土文化’向‘文化中国’转变的长篇小说”;“是一部值得分析、研讨和保存的著作”;“作者深受经典的滋养,是具有原生态价值的小说,应该改编成影视剧的作品”。

2011年,雨燕以利川柏杨镇为原型,以三峡古盐道为背景,深入民间调查,再度创作长篇小说《盐大路》。该作品经湖北省作协推荐,在中国作协立项,成为2011年度国家重点扶持作品。2012年底,《盐大路》在中国作协指派的专家吴秉杰先生的指导下顺利完稿。吴秉杰认为,《盐大路》是一部有特色,有灵气的作品,反映了恩施地区独有的风族风情;《盐大路》既是险恶环境下的求生之路,也是人生历炼之路;小说中每一个人物都有血有肉,可以独立成篇;语言极具特色,风格面貌近似沈从文的《边城》和汪曾祺的《大淖纪事》。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我代言的家乡——湖北利川市:http://www.wutongzi.com/kan/hubei/enshi_lichuan.html梧桐子个人主页是http://www.wutongzi.com/uc/70624114.html能力秀个人主页 http://wm23.cn/duxiao新浪微博个人主页 http://weibo.com/TJPUDUXIAO

杜潇_筱(2014-10-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