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石镇,位于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南部碣石湾畔,比邻香港,隔海汕尾市区,分碣北、碣石、碣南三片,远有东沙群岛(大陆行政归属碣石,实际为台军控制区)全镇总面积120平方千米,海岸线40.3公里,镇政府驻碣石镇金狮区北园路,下辖41个行政村,总人口约23万;为陆丰三大经济强镇及陆丰五大港口之一,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广东中心城镇,国家一级渔港。
碣石古地始建唐元和末年,朝廷设石桥盐场,建有石桥土城,时负责海丰县(当时海丰未析出陆丰)全县盐务;宋代设防保疆,自此历代为粤东海防军事重镇,潮惠两州枢纽;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设卫,辖海丰、平海、甲子、捷胜等九所,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广东都指挥使花茂率军建碣石卫城,时碣石卫为明清三十六卫之一,广东海防七镇之一,与天津卫、沈阳卫及威海卫合称中国明清四大卫。清康熙三年(1664年)碣石总兵苏利兵叛抗迁,兵败城废;康熙八年(1669年)朝廷设总兵一员置碣石卫,重建碣石城;1911年10月10日武汉辛亥革命爆发后,11月1日同盟会领导人物陈炯民由香港附惠阳淡水策划革命,派罗应平、曾国棕入碣石进行革命,11日陆丰全县各地纷纷起义成功,各路革命军组织攻碣石卫,当天碣石清末总兵吴梦说开城投降,被各地义军共推为总督,21日夜举家逃往上海。中华民国四十年碣石设区,1949年11月11日碣石城解放!但其属地东沙群岛仍为国民党军队所控制。 (扩展:明代初期,国态未定,东北、四川、云南均未划入明帝国的版图。被明太祖翦除的元朝残余势力,如方国珍、张士诚、陈友定等亡命于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岛屿上,占据沿海边境,伺机复国。明初,日本处于南北混战时代,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日本本朝完全推翻了在吉野的南朝,足利式掌握了政权。日本内战中的溃兵败将、武士浪人,以及逃避征敛之徒,都亡命于海上岛屿,并串通因被朱元璋追捕而逃亡盘踞东南沿海岛屿上的张士诚、方国珍旧部,在日本南朝残余势力的怂恿下,猖狂骚扰明朝东南沿海边境。刚建立起来的明朝,国势方兴。面对倭寇的骚扰,于是洪武二年,朱元璋命杨载宣谕倭国。灭倭寇之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始设碣石卫。)
碣石镇文物古迹众多,玄武山元山寺建于南宋建炎元年(1127)。有山门、前殿、中殿、正殿、配殿等建筑99间和气势古朴优雅的“三星垒塔”一座,其建筑和装饰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具有强烈的宗教气氛。有800多年的历史,蜚声海内外。是省级旅游和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粤东旅游胜地,年接待游客140多万人次。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