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笔,心情有些凝重,在我看来,有些情有些意是无法用言语表达清楚的。于是我放下笔走出了教室。
慢走在雨后的校园,显得有些孤寂,步子凝重,心情也凝重。看着脚下的落叶,回首昔日的往事,几多欢喜,几多忧愁。到大学也有一年了,在这段时间里,经历了很多,也明白了很多。
在进入大学之前,总是会听到师兄,师姐们说:“大学里的老师都不怎么管学生,都是只顾自己的:。听到他们这样一说,我对大学老师的印象下降到低谷。自从进了大学之后,我才知道耳听不如眼见啊。在这一年的学习中,我遇见了一位在台上是一名良师,在台下是一个益友的老师,她就是刘培艳老师。能在大学的学习中遇见你,是我的缘分;能上你的课,更是我此生的幸运。同时,更让我认识了一个学术深邃,做事一丝不苟,宽严得体,拥有一份慈心的大学老师。我要歌颂你,是你给我插上一双腾飞的翅膀。
刘老师即是严厉又是兢兢业业的导师,指引着我走向成功的阶梯。进入大学之后,我发觉大学里的好多老师都在应付课程,都在随随便便地在台上照本宣科,最让我不好受的是交上去的作业都是随意打一个分数就了事了,没有任何评语,这是在教学吗?值得庆幸的是,我遇见了一个做事一丝不苟,恪守教规的老师——刘老师。虽然说每次上她的课同学们都有点畏惧感,但是让我疑惑的是同学们都很喜欢上她的课,可以说一整个学期以来,只要是刘老师的课,同学们都会到齐。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当一个老师很用心去教导学生时,学生也会用最美的姿态来回馈于她。
每次的课堂作业,刘老师都不让我们马虎去做,她很耐心又很严厉的教我们如何学得更好,做得更加严谨。对于学生的作业,只要有什么错误,她都一一勾画出来,然后在作业本上点评。刘老师的这一种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不得不让广大学生对她的爱戴和敬佩。如今的我,为什么在学习上得到老师们、同学们的认可?那是因为曾有一位老师对我的精心培养,让我养成一种做事严谨、细心的态度。正所谓的严师出高徒啊。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的。刘老师就像秋天的凉风审视着我们的错误与缺点;就像冬季的寒风无情地吹走我们的杂蓬与污点。刚经过高考挫败的我,却不知道如何去为人处事,所以在进入大学的前几个星期,我是过着很孤独,很难受的生活。由于本人之前做什么事都过于认真,和爱出风头的坏习惯,致使很多同学都很排斥我,这让我陷入了人际交往的漩涡里。在我痛苦、无助之时,总有一个老师对我谆谆教导。她教我做事不要急躁,凡是都要三思而后行,她还送我一句忠言:“有些时候,当你成就了别人,就等同成就了自己。”她,就是我敬爱的刘老师。
时光如山中溪水缓缓流逝。经过一学期同她一起交流,并且虚心的请教,我逐步逐步地的走出人际交往的漩涡,也明白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如果在我深受做人、做事的痛苦之中,没有刘老师的教导,那么我也不会有快乐的今天。如果不是老师的忠言相告、谆谆教导,就没有认识自我的机会。
刘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是花园中含苞待放的鲜花,在老师给予阳光雨露的爱中茁壮生长。刘老师不仅在学习上授之于渔,教授广量的知识,而切在生活上,我们也能感受到老师的呵护。记得有一次跟她走在一起聊聊天时,在路上碰到了老师所教的一个同学,不知道为什么?她情不自禁地走向那位女同学,并且自动询问那位女同学最近身体好点了没?要不要紧?那位女同学被刘老师怎么一问,那苍白的脸庞也露出了最为美丽的笑容,感到很欣慰。最后在离别之际还不忘对她的嘱咐,让她好好的修养好身体。老师的这一举一动让我倍受感动。作为一名具有声望的老师,不惜脸面的去关照学生,呵护学生,这难道不是我们最喜欢的老师吗?我在大学一学年里,之所以能够懂得去帮助别人,关照别人,那是因为我备受感染。
有个人曾对我说:“选好一个学校,不如跟对一个人。”也许是命运的安排,让我走近一所不怎么驰声走誉的学校,从而我却跟对一个好老师。在她的谆谆教导之下,我学到了做事要不骄不躁,一丝不苟,刻己自责,在做人方面要做到为他人着想,砥砺德行。虽然老师的每一句教导都很简洁,但是它且是作为我华丽转身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想着想着我却走进了一处美丽的景区,看到雨后的景象是如此的美丽,望向天空,看到一缕缕阳光从乌云折射出来,照耀大地人间。这里的花儿之所以开的花枝招展,是因为阳光抚养成长,所以花儿感谢阳光;草儿之所以长得那么生机勃勃,是因为雨露滋养它成长,所以草儿感谢雨露;鸟儿之所以能够展翅飞翔,是因为长空让它翱翔,所以鸟儿感谢长空;高山之所以能够伫立于天地之间,是因为大地让它高耸,所以高山感谢大地;我之所以能够快乐成长,和身心的深造,是因为刘老师,所以我要感谢她。
我的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57926636.html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ww.wm23.cn/WW15819094229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5282507288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5282507288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