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寺外景图我的游记】
由于自己的家离大佛寺很近,从初中到高中有六年的时间,都从“大佛寺”门前经过,威严古朴的正门总是让自己肃然起敬,这是历史的痕迹,是一个充满着故事的地方,即便这座寺庙的周边早已经进入现代化的改造,它依然威立在这里,不动声色,不失威仪。大佛寺的前门经过修缮,增加了一个雾池,白鹤的雕塑悄然屹立于雾水朦胧间,为“大佛寺”增添了一份仙境的气氛。
大佛寺广场修建好之后,而今已成为市民们修身养性的好去处。在上高中时,每天早晨经过大佛寺广场,总会有头发花白的老人在这里打太极(幸好不是广场舞),或者是练剑,更是为大佛寺增添了一份灵活的仙气。还有老人带着七八岁的孩子,用大号的“毛笔”占了水在广场的地砖上练字,演绎着中国文化在这块土地上的传承。无论是从“大佛寺”本身的深厚历史传承来看,还是而今的“大佛寺”广场前文化的弘扬,这片地域都给大众带来了祥和的感觉。
【大佛寺的历史】
大佛寺,始称"迦叶如来寺",因寺内供奉释迦牟尼涅像,故称"卧佛寺"。明永乐九年(1411年)敕赐宝觉寺。康熙十七年(1678年)改称宏仁寺。该寺始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1098年)历时五载,至西夏贞观三年(11103年)竣工,历经明、清两朝扩建,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据明宣宗朱瞻基《敕赐宝觉寺碑记》称:西夏时,有位叫嵬咩的国师,一日静坐,听到附近有丝竹声音,掘地三、四尺,得翠瓦金砖覆盖的碧玉卧佛一具,因而就地建起了这座座东面西的佛殿。大佛寺内建有牌楼式山门和四大天王殿、关祠殿、过殿、陪殿、厢房、卧佛正殿。正殿南为感应寺,北为金塔殿,后为藏金阁和土塔。大佛寺正殿为两层楼,重檐歇山顶,高33米,平面长方形,面宽9间,进深7间,占地总面积1770平方米。殿顶用青筒瓦笨覆盖,殿周围绕廊。殿内塑释迦牟尼涅槃像,是全国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身长34.5米,肩宽7.5米。
【欢迎回访我的主页链接(http://wm23.cn/zn520xyz);梧桐子主页链接:(http://www.wutongzi.com/uc/86824920.html);微博主页链接(http://weibo.com/277550235),加主页君的“微博好友”、“QQ好友”,关注主页君的其他“梧桐子”文章,互顶“观点”文章哝~ 】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