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游记】
由于家离这片回民区域很近,常常在傍晚听到他们的梵音,安静宁和。我想,我们对生活也是需要祷告和感恩的。感恩生活给予我们的命运,感恩生活带给我们的惊喜。我们或许不属于任何宗教,没有任何的宗教信仰,但是我们必须要有对自己的信仰。信仰所有的光明,信仰生活的公平,信仰自己的梦想,终会因为自己的努力而得到实现。
少听点节奏感太强,歌词庸俗不堪的音乐。偶尔听听梵音,轻音乐,还有来自大自然的声音。返璞之后的归真,才是更彻底的心灵释放。在闹市里的清真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清晨,暮晚。准时响起的梵唱从未间断。闹市里的人们,停下匆忙的步伐,甩开肩头沉重的包裹。缕缕梵音入耳,心便进入最原始的频率。
处在闹市的“清真寺”,成为这个城市的人心灵得到停靠的地方。
【张掖清真寺历史】
据《甘州府志》卷五营建部份记载,甘州清真寺即回人礼拜祠也,最初于1671年(康熙十年)建于甘州城西门内。乾嘉之际迁至北大街(张掖四中校址)。
同治年间,左宗棠镇区回民起义,寺遭兵资,1913年(民国2年),马廷勤任甘凉道观察使,1914年(民国3年)马安良任甘州提督,始谋恢复和筹建清真寺于南关,1915年(民国4年)落成,总面积1100平方米,宽敞的四合式庭院中,礼拜大殿居于院西正中,建筑面积20O多平方米,为中国宫殿式建筑,殿为木质结构,雕梁画栋,造型独特,庄严肃穆,巍峨壮观。殿内地面均用杂硬木板铺垫。殿前北侧是会客室、阿旬室、讲经堂;南侧是水房和满拉居室,庭院前为唤醒楼。
1958年以后,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南关清真寺封闭,清真寺大殿被拆毁,寺内宗教活动中断,宗教职业人员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拔乱反正,党和政府认真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平反冤假错案,恢复宗教职业人员在社会中的地位。
同时于1980年恢复张掖南关清真寺,重建寺占地面积约2.7亩,大门面东,正中修简易大殿一座,建筑面积110平方米;北侧建造阿旬、满拉居室、会客室七间,砖木结构,建筑面积 123平方米;1985年在南侧筹资新建较先进的现代化沐浴室5间,包括亡人室二间,钢筋检结构,建筑面积123平方米。1990年夏季将简易大殿拆除,由政府资助,集体、个人筹资共30余万元,新建阿拉伯式大殿一座,面积370平方米,钢筋破框架结构,殿顶中间系大圆顶塔,高13米,前柱为大理石贴面,铝合金门窗,室内石膏板吊顶,墙面壁纸,复利板墙裙,松木地板。殿前两角有结构相同的六角形唤醒楼各1座,楼高18米,与大殿结为整体,明显的阿拉伯式造型,雄伟壮丽,是目前河西走廊的清真寺大殿中别具风格的一座。寺内总建筑面积为616平方米,呈一座建筑结构完美的四合院。
该寺以伊斯兰教为宗旨,为各学派所共有,据相关资料显示,有开学阿訇1人,满拉4人,1986年至1989年为省经学院选送学员3人,已走上工作岗位的1人。1985年1月25至27日召开了张掖市第一次伊斯兰教代表会,成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伊斯兰教协会,由五人组成,阿訇马钰,省伊协常委、市伊协主任;同时成立专管会,主任冯国栋,副主任马王贵。他们为清真寺的管理工作,做出了一定成绩。
【欢迎回访我的主页链接(http://wm23.cn/zn520xyz);梧桐子主页链接:(http://www.wutongzi.com/uc/86824920.html);微博主页链接(http://weibo.com/277550235),加主页君的“微博好友”、“QQ好友”,关注主页君的其他“梧桐子”文章,互顶“观点”文章哝~ 】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