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区位于北纬22度58分至23度34分,东经112度46分至113度02分。地处广东省中部,佛山市境西北部,珠江三角洲西北端。总面积达874.22平方公里。东邻广州市花都区,东南与佛山市南海区相连,西北与四会市交界,北接清远市清城区、清新县,西南街道与高要市、佛山市高明区隔西江相望。区人民政府驻地中心城区,东距广州市区30公里,东南距佛山市禅城区24公里。
三水区地形地貌复杂,有低山、岗地、平原、洼地等,在土地利用上具有多样性。
三水区地形狭长,南北相距68km,东西相距30km,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属半丘陵区。西北部多为200~300m的低山高丘,最高峰西平岭海拔591m。东部、中部、南部均为低壑丘陵台地,河涌纵横,土地肥沃;西北部为低山高丘,土壤母质为砂砾岩、变质砂岩、花岗岩及石灰石等,约占全区土地面积的8%。分布于全区各地的丘陵区,均为砂岩、沙页岩、砾岩赤红壤等组成,约占24.4%。其余为泥沙冲积平原和河网地带,土地肥沃。形成了“三山二水五分田”的土地分布格局,呈现出优美的山水交融的田园景致。
三水区地处亚热带,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降雨充沛,但分布不均匀,时有洪涝、干旱等灾害发生,夏秋两季常受热带风暴(台风)影响,雷电灾害频繁,属雷暴盛发区。影响三水区的气象灾害主要有:早春的低温阴雨、夏季的台风、暴雨及强对流天气(强雷暴、大风、冰雹等);冬季的寒潮等。
全区居民绝大部分为汉族,占总人口99.7%以上;其余为壮、瑶、满、土家、回、侗、藏、苗、土、黎、布衣、蒙古、朝鲜、仡佬、彝、白、傣、毛南、京等少数民族,有部分是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流动等原因迁入的。绝大部分地区说广州方言,佛山方言,南山镇六和片多数村落说客家方言,约占总人口的3%。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