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拉花形成和流传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境内,全国独有,是一种优秀的中国民间舞蹈艺术。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起源于宋元,盛行于明清时期。其舞蹈动作主要有“拧肩”、扭臂、翻腕、吸腿、撇脚等,这些舞蹈语汇形成了刚柔并济、粗犷含蓄的独特艺术风格。井陉拉花的表演人数多少不等,少则2人,多则百人千人。其道具繁多,有伞、扇、鞭、弯弓、四块瓦等,且各有寓意,如伞象征风调雨顺,花瓶象征平安美满。。。。。。。
井陉拉花的音乐为独立乐种,由民歌、民间曲牌、戏曲音乐、寺庙音乐和宫廷音乐组成,乐曲共有30余首。其古朴典雅、刚健深沉、韵味刚而不野、柔而不糜、华而不浮、悲而不泣,突出特点是节奏鲜明。建国以来,井陉拉花经过多次挖掘继承,改革发展,从而响誉全国,名扬海外,屡创辉煌。1957年,井陉拉花首次进京参加了“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荣获二等奖,受到了朱德、周恩来、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79年井陉拉花再次进京参加了“庆祝建国30周年全国文艺调演”,荣获创作表演二等奖;1991年,井陉拉花在沈阳参加了“全国优秀秧歌大赛”,荣获六项大奖;1996年,参加了“全国第六届群星奖”舞蹈大赛,一举夺魁金奖,同时井陉县获得“全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1999年,井陉县成立了“井陉拉花艺术团”其足迹留遍了祖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2004年,井陉拉花再次荣获“第六届中国民间艺术节”金奖。同年,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30余万字的<井陉拉花>艺术专著,畅销全国;2006年,井陉拉花被国务院正式列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同年《井陉拉花大家学》教学光盘被中央电视台审定并播出。
进入新世纪以来,井陉拉花发展迅速,应邀演出不断,中央电视台等众多新闻媒体陆续向全国及海外播放、宣传、介绍,井陉拉花已经成为人们争相品尝的精神美餐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