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社会事业也在不断发展。

家乡区县: 广州市南沙区

科技

2013年,南沙区共投入科技三项经费4815.02万元。年末,南沙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数44家。全年南沙区专利申请量达1433件,增长1.19倍,其中发明专利564件,增长2.4倍;授权专利366件,增长1.2倍,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7件,比2012年增长26%。获得国家支持科技项目4个,获得省市支持科技项目35个,共获得上级科技部门支持经费4278万元。
2013年,南沙区成功吸引工信部“锂离子动力电池制造工艺装备技术基础服务平台”和国家发改委“物联网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两个国家级平台落户,区政府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拓展国际科技合作步伐,与德国和加拿大的两家知名高校合作设立研发中心。

教育

2013年年末,南沙区共有学校81所,其中小学59所,普通中学15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南沙区有省一级学校5所、市一级学校20所、区一级学校49所。南沙区中小学在校学生59450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35685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2148人。南沙区共有专任教师4096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2060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93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升学率为91.65%,大专以上上线率达90.59%。南沙区共有幼儿园数82所,幼儿园在园人数19340人。

文化

2013年年末,南沙区图书馆共有藏书13.3万册。已基本建成了覆盖区、镇(街)、村(居)三级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网络。其中,区图书馆、区文化馆均已成为国家一级图书馆(文化馆)。9个镇(街)文化站中,有5个省特级文化站,3个省一级文化站。万顷沙镇被评为全省“百佳文化站”。156个行政村(居委会)中已全面建成文化室和农家书屋(绿色网园)。成功举办了2013广州水乡文化节暨首届东涌水乡运动会等一批文化节庆活动,组织开展送戏下乡等公益演出40场次,“艺术语言与主持”等系列文艺讲座、培训23场,播放农村数字电影1800多场次。

卫生

2013年,南沙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97个,其中医院13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卫生监督所1家,门诊部15所,诊所、卫生所、医务室37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间,社区卫生服务站9个,村卫生站113所;南沙区医院实际拥有床位1279张,共有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505人,其中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981人,注册护士1033人。

人民生活

2013年,南沙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0572.6元,比2012年增长13.1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776.2元,比2012年增长8.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486.2元,比2012年增长10.6%,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174.1元,增长8.5%;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3258元,比2012年增长11.5%。

就业

2013年,南沙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76%。南沙区安排就业专项资金950万元,比2012年增长2.8倍。全年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9035人;组织培训本地劳动力6730人,其中技能培训1265人,职业指导1971人,提供就业岗位22000个。

社会保障

2013年末,南沙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193335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203920人;参加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198385人、210014人、165055人。2013年,南沙区16岁以上本地城乡居民参保率达99%。城乡低保救济标准统一提高到540元,五保供养标准和低收入困难家庭认定标准分别提高到1235元和810元。

安全生产

2013年,南沙区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共死亡56人,其中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死亡16人,南沙区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18,南沙区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十万人死亡率是0.003。

环境

2013年,南沙区空气优良率为85.48%。南沙区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9.72万吨,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7%。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6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30.65平方米;建成湿地林区1.5万多亩。

冯宝宝(2014-10-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