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骄傲之名2(张冬梅篇6)

家乡区县: ‬辽宁省盘山县

理想之花

一个没有理想之人,就像一片失去光泽的树叶,只在生活的海洋里随波逐流……——冬梅日记

小学毕业时,班主任曹跃,在她日记本的扉页上写下:“祝你成为栋梁之材。”她问老师,怎样才能成为栋梁之材。老师告诉她:“自小就要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她边听边点头,把这当成了座右铭。
在中学,张冬梅每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并被选为团支部书记。学习成绩也由差到优。冬梅觉得,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凝聚着老师辛苦培育的心血。她用一个中学生所能想到的最隆重、最高贵的方法,表达自己的尊师之情。
第一个教师节到来前夕,冬梅激动得不得了。她想送老师一张画了,又觉得太平常。送个日记本、她摇了摇头:太没意思了。想来想去,终于下定决心:用自己的毛笔字,给老师写一条幅:“辛勤的园丁培育我们成长。”
冬梅提笔练习,写了一遍又一遍,总觉得不好。她想:“写不出刚劲有力的字,怎能表达出对老师尊重敬爱之情呢?”她去请教擅长书法的张大爷,一笔一划跟着学。当她写到“园丁”两字时,眼前出现了老师为同学们不辞辛苦讲解时那和蔼可亲的面容……当写到“培育”两字时,耳边响起老师严肃的批评、耐心的教导……当写到“成长”两字时,心情更加激动:是老师的培育,使我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我们能健康成长,凝聚着老师多少心血和汗水啊……她一边想一边写,把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之情,都凝聚到笔墨里,倾注到纸面上……
老师捧着这张条幅,眼里立时盈满泪花,不由慨然赞叹:“多难得的好学生啊!”
冬梅不想仅做个好学生。她对老师由崇敬而向往。
昨夜一场春雨,校雷锋里那片白杨树林显得更加挺拔秀丽,生机勃勃了。清晨,太阳初升,冬梅便和同学们起来,走到这里。“就要告别了中学时代,咱们在一起谈谈将来好吗?”复习了一会功课,冬梅合上书本说。静静的白杨树林立刻欢快起来。“好,好!”爱唱爱跳的徐艳梅胸脯一挺神采飞扬地说:“我想当一名女兵,大盖帽一戴,多带劲!”文静秀气的齐跃细声慢语地说:“我想考护校,做白衣天使。”“当科学家!”“做名演员!”大家七嘴八舌,兴头十足。说着笑着,大家把目光投向了冬梅。冬梅抿着嘴一笑:“我要当教师。”她要把所学知识,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
在中学里,张冬梅接触面广了,视野也更开阔了。老师讲的,课文里写的,她不仅作为文化知识来学习,对其中的”政治营养“,也如饥似渴地汲取。在学习社会发展史后,她发表了这样的感想:“如果不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就不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我要努力提高思想觉悟,树立远大的理想,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在改革的潮流中,去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于人生、理
想、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论述,她摘抄下来,经常学习揣摩,擦拭灵魂污点,作为前进指南。她在日记里写下了一页又一页的学习体会和改造世界观的心得。几年来,她写的日记和文章有二十万字。这些日记真实地记录下了她的人生历程。丰富的“政治营养”熏染,联系实际的刻苦学习,张冬梅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理想逐渐明确和坚定了。她常和同学们在校园的白杨树林里谈论人生的理想。有的对理想充满美好的憧憬。有的说:“讲理想说的再漂亮也没用,还不知是哪辈子的事呢?”冬梅说:“实现理想并不是将来的事,要从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做起。”她的话象涓涓清泉,渗入同学心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家,共同奔行在人生的最佳轨迹上。
当社会上一度出现“向钱看”思潮时,她带头抵制:“为金钱和安逸而生活的是可鄙的”;当宣扬色情凶杀、低级下流的书刊在一些青年中流传时,她从不沾边,劝同学们也别看;当一些青年对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目眩神迷,不加分析地盲目模仿崇拜,对社会主义缺乏信心时,她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确地表明自己的态度:“有两种生活,一种是燃烧,一种是腐朽。我愿燃烧,不能腐朽。”

lukki(2014-10-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