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骄傲之名2(张冬梅篇8)

家乡区县: ‬辽宁省盘山县

幸福在哪里

“活着,就要为群众做些事情,把一切奉献给人民。” ——冬梅日记
春节前夕,又下起了雪。天灰蒙蒙的。雪花慢慢地飘洒,轻轻地落下。渐渐地,大地变白了。吴家乡敬老院内,张振生老人痴痴地凝望着窗外,喃喃自语:“冬梅去的那天,也下着雪。”想起冬梅,这位77岁的老人,眼圈红了,泪水渐渐溢满,“巴嗒”、“巴嗒”滚落到前襟上。“冬梅啊,好孩子,今年三十晚上,你四爷再也吃不上你包的饺子了。”
这位孤独的老人,啥时也忘不了八年前那个除夕夜。屋外,爆竹声声。屋里,灶冷炕凉。老人眼望暗淡的孤灯,耳听连声的爆竹,更感到难奈的孤寂和悲凉。
正在这时,张冬梅和同学张晓霞蹦蹦达达跑进来,扫院子、贴年画、抱柴禾、烧旺火。冬梅和晓霞欢快地为老爷爷唱歌、跳舞。她俩象一对小喜鹊,一边叽叽喳喳地说着开心事儿,一边用稚嫩的小手笨拙地包着饺子。不知不觉中,年味在屋内弥散开来。老人觉得一股暖意在身上涌动,脸上刀刻般的皱纹慢慢舒展开来。他听着看着,喜得合不拢嘴,连夸她俩好孩子,疼爱地说:“快歇歇,别累着……”
打那以后,每年除夕,冬梅不是来包,便是来送,总要让老人吃上饺子。1986年10月28日,老人住进了敬老院。三年多了,逢年过节,冬梅仍然带着老人愿吃的糕点、水果,送到四爷面前……
说起这些事,老人哽咽了:“冬梅让坏人害死了,我这心,揪揪着疼啊。我念她、想她,不是惦着那碗饺子,是想再望她一眼哪……”
同村的五保老人,哪个不在思念她?早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张冬梅就是班里的学雷锋小组长。在学校里,冬梅听老师讲雷锋的故事,立下了向雷锋叔叔学习的志向,处处向雷锋那样去做。年节中、假日里、星期天,她领着小组同学,到孤寡老人、烈军属家,抬水扫院子,擦窗收拾屋……每次干活,她都做得那么认真,累得汗流浃背。五保户张振羽爷爷常常夸她:“你可真是个小雷锋啊,”林素清大娘说:“这都是托社会主义福啊!”
老人的话,使冬梅感到了这些小事的价值和社会意义,她决心多做一些,让更多人感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以后,不但对老人,对村里乡亲、校里师生,甚
至路遇的陌生人,只要人家有了难处,她都要帮上一把。东邻张宏勤家拉了一车柴禾,卸车缺人手,她放下自家活跑去帮忙。前院张洪飞家没菜园子,吃不上时鲜菜。冬梅常从自家园子里摘些辣椒,掐把葱叶,薅捆小白菜送过去。大街上,一个小学生在瓢泼大雨中摔倒哭起来。冬梅紧忙跑过去扶起他,哄着背着,一直送到家,全身淋得透透湿。稻田里,军属刘洪海家包的地还有七八亩没插上秧,急得唉声叹气。冬梅约了十几个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帮他家把秧插上……”村里年过六旬的张振岐大爷说:“冬梅这闺女心里装事,眼里有活,哪家有难事,准落不下她。”

lukki(2014-10-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