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景点
大洲度假村、浪溪江漂流、大良石门石刻旅游区等
1 行政区划
融安县融安县
春秋战国时代为百越地。秦末汉初、三国时代为潭中县地。唐、宋、元、明时期称融州。明初改州为县。清及民国称融县。因与“容县”同音,1952年9月2日广西省人民政府下文改名融安县。
2000年,融安县辖6个镇、8个乡。2002年9月29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2]88号):原柳州地区的鹿寨县、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划归柳州市管辖。
2005年7月,撤销城东乡、大巷乡,整体并入长安镇,长安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融安县辖6个镇、6个乡:长安镇、浮石镇、泗顶镇、板榄镇、大将镇、大良镇、雅瑶乡、大坡乡、东起乡、沙子乡、桥板乡、潭头乡。
2 地理
地理位置 融安县位于广西北部,地处北纬24°46′~25°34′,东经109°13′~109°47′。
地形 地貌分为中低山陡坡地、低山缓坡地、岩溶峰丛地、沉积平原地等类型。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东北部属中山、低山及丘陵地区;东南部为岩溶峰林洼地和岩溶峰丛谷地;西南部多为岩溶孤峰平原;西北部为融江河谷小平原。
气候 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太阳辐射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9.0℃,春季为10-20℃,夏季在22℃以上,秋季为10-22℃,冬季在10℃以下。年平均雨量1942.5毫米,无霜期295天。
3 资源
融安县融安县
矿产资源 融安的主要矿藏有石灰石、白云石、粘土、铅锌、硫铁、重晶石等,其蕴藏量为:石灰石4950万吨以上,粘土1913万吨以上,白云石2000万吨,铅锌矿960万吨,褐铁矿119万吨、硫铁矿128万吨。
水电资源 全县水电资源十分丰富,有大小河流48条,密如蛛网,均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柳江支流,水能理论蕴藏量12.4万千瓦,可开发量11.7万千瓦。全县已在泗维河、浪溪河、淑姆河、融江河建成中小电站4处,总装机容量6.17万千瓦,其中中外合资建设的装机容量5.4万千瓦的浮石牛崖水电站年发电量达2.6亿度。目前,全县年发电量已达3亿多度。县电网与全区大电网并连,电力十分充足、稳定。
4 经济
农业全县社会耕地总面积38.949万亩,其中水田24.522万亩,旱地14.427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45亩,人均水田面积0.92亩,人均旱地面积0.53亩。全县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大豆、红薯等,经济作物有甘蔗、罗汉果、八角、桑蚕;果树以金桔、沙田柚、柑、脐橙、板栗、柿子、桃等为主。蔬菜大宗产品主要有大白菜、萝卜、头菜、番茄、辣椒、茄子、瓜类、豆角等。
融安是金桔是全国最大的产区,其产量和质量均为全国第一,年产800万公斤以上,多次进京被指定用于接待外宾,因而融安享有"金桔之乡"之盛名。全县头菜种植面积1.2万亩,尤其是传统特色产品——小洲头菜,面积达到1.09万亩,年产成品菜81万公斤,已有近百年的生产历史,久负盛名,深受消费者青睐。融安又是广西三个罗汉果产区之一,也是柳州市唯一的罗汉果主产区,其北部乡镇的农民栽培罗汉果已有20多年的历史,罗汉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至2003年种植面积达到1.3万多亩,年产果量3500多万个,罗汉果已成为融安县重要的特色产品,畅销区内外和出口国外,深受人们喜爱。
融安县融安县
搞活大流通,大力发展以商贸为主的第三产业,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重振‘小柳州’雄风”的战略性发展思路,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使个体私营经济得到长足发展。2006年全县新增市场面积2万多平方米。二是融安综合批发市场商品交易保持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 目前市场共有客商510户,其中新引进61户,经营商铺880间,铺面营业率达95%,从业人员1780人,商品年交易额3亿多元,日均交易额80多万元。三是大型批发连锁超市培育成效明显。商潮购物广场、红太阳服饰广场等一批具备一定规模的超市先后开业。全县个体工商户达9888户,私人企业增加18家达136家,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478元,同比增长10.4
7 旅游
融安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独特。北连侗乡三江,南接苗乡融水,与三江、融水构起了民族风情特色旅游带。其山、水、人、情构成了多层次的旅游景观,展现出迷人的山水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着众多游客。已开发的旅游项目有:泗维河民族(苗族)风情区、西山红茶沟森林公园、大洲度假村、浪溪江漂流、大良石门石刻旅游区。此外还有极具开发价值的大坡乡摆竹山原始森林、沙子皇宫洞等,尤其是浮石电站至县城库区河段,全长25公里,河面宽阔,水势平缓、河岸风光秀丽,最适宜水上游乐和人文旅游项目开发。
融江河流域融安水资源极为丰富,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水质清秀静幽。两岸蒿竹耸立,竹木苍翠,宛如一道天然绿色屏障。秀丽的融江以其"平、直、宽、缓、清、静"的独特景致而倍受专家们的赞赏。特别是距县城12公里处的下游浮石电站于2000年3月闸水后,浮石电站上游至泗维河之间水域绵延25公里,形成一个宽广、平静开阔的大平湖。这里是开展水上游乐的极佳境地,是柳州地区绝无仅有的。一年一度的百艘龙舟大赛就在这里举行。
融安县融安县
长安镇的古骑楼街长安镇的古骑楼街是目前广西规模最大、保存较为完好的骑楼街之一。漫步街市,1.5公里的骑楼街还较好地展现在游人面前,那雕梁画栋的街旁骑楼,历经百年沧桑,似向游人叙说昔日古镇的历史。清清的融江自西北向东南穿城而过,幽波如镜,风景绰约,恰似一江春水,将古镇带进新的辉煌。
大洲旅游度假村大洲旅游度假村位于与县城北面仅一水之隔的大洲岛上、这里绿树相映、阳光明媚、空气清新、洲头萋萋芳草遍地,度假村内民族风情浓郁。美丽富饶的大洲岛,一块在江河中崛起的神奇土地,具有得天独厚的亚热带湖岛自然风光。可谓一座天然秀丽、一派田园风光的伊甸园。
红茶沟森林公园红茶沟森林公园位于融安县城西郊三公里处,方园17平方公里,有原始次森林及人工林2.2万亩。公园里春季百花盛开,夏季半山云海,秋季满山红叶,冬季山顶白雪。有山高路曲,林茂花香、水秀、瀑险、云丽雪美、空气清新等特点。
泗维河风景区泗维河风景区距县城14公里,是一条20多公里长的人工长湖,河水碧绿清幽、两岸峰峦起伏、竹木苍翠、八角飘香、风光绮丽,景色十分迷人。
摆竹山原始森林摆竹山原始森林距县城40公里,最高海拔1250多米,是广西区重点保护林区,林区总面积4万多亩,茫茫林海,古树参天,浩然壮观,森林内有国家珍稀树种五针松、花竹、四方竹、黑竹等。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娃娃鱼、野牛、狗熊等。
大良石门水库风景区大良石门水库风景区距县城58公里,水质清幽,湖面宽阔平静,景区内有奇洞,洞分上、中、下垂直排列,有通道相连,上洞宽敞明亮,形若天堂,洞内刻壁不少;中洞能容数百人,洞内有太平天国时期留下的八块石刻,全部碑文约三千字;下洞宽敞阴暗,凉风习习。
8 特产
融安县融安县
融安物产十分丰富,主要特产有:金桔、罗汉果、板栗、脐橙、沙田柚、香菇、木耳、竹笋、小洲头菜、茶油、竹凉席系列产品等。
融安金桔 融安“滑皮金桔”皮脆、味甘、汁多,是金桔中的极品,年产上万吨,是全国金桔主要产地之一,其果质好,味清甜,曾多次进京被用于接待外宾。1985年在浙江省宁波召开的全国金桔技术研究会上融安金桔的产量、品质被评为全国第一,其系列产品曾被列为国家级"星火"计划。融安因此素有“桔乡”之称。
融安罗汉果 融安罗汉果出自大山,清纯甜美,可泡茶,润心脾;可入药,治咳嗽,功效好。年产量达1亿多个。
融安“小洲头菜” 清甜香脆,味道独特,且物美价廉,已畅销区内外,成为全县菜类的拳头产品。其年产量达7万多吨。
融安竹子融安竹凉席系列产品年产量达60多万床。由于其竹质优良,工艺精美,已远销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享誉海内外。并且,融安的竹凉席厂家已出国发展,在越南、泰国等国办厂,正在进一步做强做大。
融安县融安县
野生灵芝茶系列产品、即食野生菇产品等15个新产品。融安县于1998年获国家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称号,2001获国家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称号。雅瑶乡和浮石镇也分别被自治区科技厅授予“全区科技工作先进乡(镇)”称号。 科技成果
农业方面:①1990-1992年,引进高产优质木薯新品种——南植188,主要在北部乡镇试验示范和成功,特别是推广与林间种(在幼杉林地间种)技术,既抚育了幼树,木薯又获得丰收。其项目获柳州地区行署科技进步二等奖。②1992-1995年,引进“杂交蕃茄益农101”,在泗顶、桥板等石山区乡镇示范,并大面积推广,为贫困山区农民找到了一条脱贫致富的门路。获地区行署科技进步三等奖。③1990-1991年,试验、示范水稻喷施多效唑并大面积推广应用。获地区科技进步三等奖。④1990-1991年,微型水电技术应用。⑤1990-2000年,网箱养鱼技术示范推广,获地区行署科技进步三等奖。⑥1992-1993年,水稻科学节水灌溉。⑦融安县木棉沟小流域治理综合技术开发。⑧1990-1993年,丛生竹笋竹两用林营建技术开发。⑧1991-1995年,湿地松速生丰产林营造技术应用推广。⑨1996-2000年,水稻抛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
其它方面:①天然茶皂素药物洗发剂系列产品开发。②纯天然中草药——益肤乐开发。③远红外线制粒烘干机试制及其应用。④短程化疗小儿肺结核。⑤皮瓣肌皮瓣的临床应用。目前重点抓好罗汉果脱毒组培苗示范推广、金桔低产园改造技术示范推广及优良滑皮金桔高产种植技术推广等。
发明创造方面:1、计算机自动教育系统;2、多功能半自动气枪;3、剪式收割器;4、手压泵式电动喷雾器;5、内燃机动车辆密码防盗锁;6、根雕桌凳;7、数学游戏棋;8、液压拉拔器;9、装有阀芯的接驳咀;10、农药液吸量器;11、便洁餐桌;12、轻便铁犁;13、菱型状蜂窝煤多功能速燃炉灶;14、新型家用切蔓机;15、菱型状蜂窝块;16、正方形状蜂窝煤块。
10 城镇建设
融安县融安县
近年来,融安县充分利用自身良好的条件和区位优势,用足用活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取得良好成效。据统计,至2003年底,该县城区建设面积由98年的4.6平方公里扩展到7.9平方公里,增长70%;人口由5.6万人增至8.2万人,增长46%;城镇化程度达32%。
一是通过招商引资上项目,带动就业。98年以来,全县共引资4.3亿元,完成5个企业的新建,8个企业的改制,带动6000余人进厂就业,仅此一项,全县新增城镇人口4200人。
二是以市场建设盘活闲置土地。98年以来,全县引资8300万元建成6个市场4100个铺面,吸引7000余人到融安经商,并以此带动单位、居民投资34133万元建厂房、民房及商业铺面5000余间,累计开发闲置土地1400余亩,共吸引1.9万农民进城落户。
三是以路建带城建,扩大城区面积。该县抓住大西南出海通道国道209线穿越县城路段改造工程的机遇,以路建带动城建,在国道两侧开发新区,新增街道3条,带动900余户居民建房,使城镇人口新增2000余人,城区面积新增25.5万平方米。
四是科学经营城市,优化城市土地资源。该县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占地120亩功能全、品位高的长安广场,带动周围720亩土地价格飚升,增幅最高达10余倍,使城区面积新增840余亩,而且还继续在强力拉动周边的土地开发。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