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攸县是我的第二故土,所以了解自己故土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不是么,那么我来介绍我所知道的攸县吧。攸县县城古称“梅城”。攸县自五代后梁时期县治就迁至今址。这来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据传,当时有一名秀才赴考,由于他很喜欢梅花,便叫书僮带上一钵梅花,在县城过渡口时不慎将花钵打破,秀才心痛地将梅花栽种在江边。若干年后,秀才中了进士,在京城做了官,有一次,他视察州县来到了攸县,他不忘去看这株梅花树。这个故事感动了知县,他倡导县城居民栽种梅花树,在他主政期间,县城的梅花树渐渐多起来了。据史料记载,元明时期县城就遍植梅花树,县治别称“梅城”。清乾隆二年(1737年),县城就直称之为“梅城镇”。清末虽然有更动,至民国(1938——1947年)又改称为“梅城镇”。
全县辖15个乡级建制镇,即:鸾山镇、黄丰桥镇、柏市镇、酒埠江镇、网岭镇、皇图岭镇、丫江桥镇、新市镇、大同桥镇、上云桥镇、菜花坪镇、渌田镇、石羊塘镇、桃水镇、莲塘坳镇;4个乡,即:湖南坳乡、坪阳庙乡、槚山乡、鸭塘铺乡;设2个街道办事处,即:联星街道办事处、江桥街道办事处。全县共有304个村(社区)。我的家就坐落在网龄镇哦,那是一个很繁华的地方,而我们著名的一中就在攸县市里,公交从皇图岭起,攸县终,历时差不多40分钟。
攸县话也是特别有趣,攸县话表达的意思准确,细腻。例如:说某个地方不卫生。普通话通常是用脏,不卫生,不干净这类干巴巴的词汇。攸县话就不同。如果对小孩说,往往用“耳稀个”,如果不卫生的地方不大,用“夹无个”,大面积地方不卫生,用“奥驺个”,“死邋遢个”,如果脏得让人心里难受,攸县话用“生孽个”来形容。当然,这些语言,只有攸县人能听懂。攸县人还喜欢在有的词前面再加一个字,使它更富有表现力。比如:“焦干个”,“稀瘦个”,“来胖个”,“蛇苦个”等等。前面这个字,更强调后面这个字,使其把意思表达得更准确。攸县话的词汇相当丰富,而有些词只有攸县人用。
攸县还有许许多多的好玩的好吃的,等着你们去体验哦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