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谧(huang fu mi,215年—282年),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郡朝县(今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朝那镇)人。三国西晋时期学者、医学家、史学家,东汉名将皇甫嵩曾孙。他一生以著述为业,后得风痹疾,犹手不释卷。晋武帝时累征不就,自表借书,武帝赐书一车。其著作《针灸甲乙经》是中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其实,除此之外,他还编撰了《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 、《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书。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在针灸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并被誉为“针灸鼻祖”。挚虞、张轨等都为其门生。
皇甫谧,汉太尉嵩之曾孙也。出后叔父,徙居新安。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所后叔母任氏。任氏曰:“《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阙,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沈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著《礼乐》、《圣真》之论。后得风痹疾,犹手不辍卷。
皇甫谧家族兴盛时期大体在东汉中叶,其祖上有两个著名人物,一个是皇甫规,一个叫皇甫嵩。皇甫规初为县小吏,因抗羌有功,从公元141年开始,才在历史上崭露头脚,官一直做至度辽将军、尚书,封寿成亭候。皇甫嵩因镇压黄巾起义有功,官拜征西将军、太尉。由于这两个人物的相继出现,皇甫家族便一下子成为东汉中期的四大家族之一,并列为名门望族之中。在前升至皇甫嵩、皇甫规的祖上,皇甫棱曾为度辽将军,皇甫旗为扶凤都尉,这两人的活动时间大约在公元100年前后。这样推算,从西汉朝那县于公元前114年初置到皇甫谧祖上的兴盛,相距200年以上。而皇甫谧生于汉末建安19年(公元215年),六岁时,曹丕代汉而立,东汉亡,其一生的主要活动在魏晋,所以史学上称他为“晋代的著名学者”。与西汉朝那县初置相距至少在300年以上。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