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庙、六尺巷、孔城老街、文和园等等
桐城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南,地处长江经济协作区腹地,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山地、丘陵、平原依次呈阶梯分布,属亚热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宜林、宜农、宜牧、宜渔。境内矿藏丰富,初步探明的有石墨、矾、花岗石、大理石、铜、铁等10余种,受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金钱豹、穿山甲、水灵猫、水獭、江豚、白鹤、巨晰等,珍稀植物有银杏、金钱松、鹅掌楸、杜仲等,药用植物多达200余种。
桐城历史悠久,文风昌盛,为江淮文化圈的发祥地和集中地。早在春秋时代,即称桐国;公元757年正式建县,公元1996年撤县设市,历时1200余年。其间人文勃兴, 代有英才。唐宋两代的曹松、李公麟,一以诗名,一以画显。明清时期中进士者就达240余人。其中,明末大思想家、科学家方以智堪称“十七世纪罕无伦比的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特别是以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派",雄霸文坛200余年,拥有作家1200余人,创作传世作品2000余种,是中国文学史上迄今为止时间最长、作家最多、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近现代桐城名人有美学宗师朱光潜,一代大哲方东美,革命家、外交家黄镇,农工民主党创建人章伯钧,计算机之父慈云桂。京师大学堂首任总教习吴汝纶先生创办的桐城中学已是百年名校,目前全市每年向高校输送新生2000多人,高考达线率保持全省领先水平。桐城是黄梅戏之乡,孕育了以严凤英为代表的一代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桐城也因此而成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享有“文都 文庙、六尺巷、孔城老街、文和园等等
嬉子湖生态旅游区位于嬉子湖镇南部,景区内水面广阔,湖岛相依,船只往来,白鹭翱翔,与远处小龙山风景区遥相呼应。放眼望去,整个湖面千姿百态,水天一色,别有一番景致。2006年以来,嬉子湖生态旅游公司依据市政府批准的《桐城市嬉子湖生态旅游区开发总体规划》,以生态养、种、培为基础,以加强对嬉子湖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利用和保护为重点,共投资6000余万元,相继建成生态观光、渔业休闲、农家体验、水上娱乐、会议商务、乡村度假、特色饮食等一系列特色旅游项目。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能倾情感受到“生态家园,梦里水乡”无穷的现代魅力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嬉子湖生态旅游区成功进入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行列,将进一步壮大我镇旅游业的实力,对于进一步发挥“水”资源特色,打造区域品牌,推动旅游业发展,加快融入全市文化旅游带乃至全省皖西南文化旅游经济圈步伐,促进嬉子湖镇经济发展将有着深远现实的意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