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文化的斗门”——沙田民歌

家乡区县: 珠海市斗门区

   沙田民歌又称水乡民歌。属于广东省汉族民间音乐,这种汉族民歌已有170多年历史,疍民们在光绪年间涌来斗门、南屏等水乡进行开垦围地,便把歌声带到了此地。疍家人把海水冲击而成的土地叫做沙田,所以在珠海、中山、顺德一带的沙田水乡流传的汉族民歌,便被称为沙田民歌。

   咸水歌、结婚时贺婚的高棠歌、渔民打鱼唱的大罾歌,还有姑娘出嫁时的叹家姐,都属于沙田民歌的不同歌调。咸水歌两句一小段,旋律婉转抒情,缠绵悱恻;高堂歌则四句一段,高亢奔放,泼辣而具野性。歌的曲调清新,韵律天然,唱、叹流畅,委婉抒情。水乡人家在嫁、聚喜庆的日子里唱;在出海打鱼,摇船驳艇时唱;在织网绞缆时唱;特别是在休闲欢聚时更爱唱。用这些歌谣舒心解闷,欢乐助兴,从而精神振奋,激励生产。

代表性传承人 :

   梁群英 1959年5月18日生,广东斗门人。自幼随父母开始学习沙田民歌的演唱,在沙田民歌的演唱和研究上有一定的造诣,特别是演唱的古腔长句高堂歌“一岁娇、二岁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现今能完整唱出此曲的只有梁群英一人。在2006年珠海市举办的第二届民间歌手大赛中,梁群英演唱该曲,其独特的叙事方式、不规律的节拍、抑扬婉转的曲调让在场的专家和评委惊叹不已。

   梁群英在演唱之余,潜心研究沙田民歌的传承,身边经常聚集一些沙田民歌爱好者,自发地开展沙田民歌的创作与研究。由她亲自创作的新词新作不下于50首,极大地丰富了沙田民歌的艺术表现力与艺术生命力。

   2007年5月,沙田民歌被列入斗门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ps: 更多关于“斗门”的精彩内容。欢迎大家关注我的梧桐子主页 http://www.wutongzi.com/uc/29824139.html 
网络营销能力秀主页 http://www.wm23.cn/yy632567916 
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u/2395623825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395623825 


吴亿豪(2014-10-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