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来一直在教学一线,一直担任班主任、年级主任。现任会宁一中党总支书记兼副校长,在负责学校党务工作,分管学校办公室、工会、团委、妇女等工作的同时,担任高二级三个班化学课教学和年级主任。2011年担任学校党总支书记以来,学校党建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受到省市县表彰奖励:2011年被中共会宁县委授予“会宁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12年被甘肃省教育厅授予“甘肃省教育系统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12年被白银市委组织部命名为“五星级”基层党组织。她的名字叫——雷玉芳。
1968年,雷玉芳出生在甘肃会宁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89年,作为优秀大学毕业生,她完全能留在城市工作,但她毅然选择了回到会宁偏远的一个农村学校——大沟中学。这里就连吃水也要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到七八里外的地方拉又苦又涩的井水。当时恩师的挽留、同学的规劝、亲戚的指责,都不能改变这个倔强的女孩的决定,她说:“我的根在农村,农村更需要我”。在大沟中学任教期间,吃住在学校,学习在学校,传道育人在学校,学校成了她的“新家”,当地百姓成了她的“亲人”。
为了振兴会宁县民族教育工作,1992年县委、县政府新建了一所回民学校(小学),当时这里十分需要会做少数民族学生思想工作的教师,从而提升民族教育水平。1993年雷玉芳调到回民学校任教。
来到回民学校伊始,她接受的是三年级班主任及数学、音乐、美术、自然、社会等五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该班42名学生回汉各有,其中回民学生占四分之三。学校领导讲,这个班是全校有名的“复杂”班,其中比较特殊的学生就有十二、三名,做好了这个班的工作,就等于做好全校的工作。但在三年之后,42名学生一个不剩地考入了县城几所初中,在这所学校是一个不曾有过的奇迹!1995年教师节期间,回汉学生家长联合送给她 一块“辛勤园丁”匾额!三年来,她受到学校和乡党委、乡政府的奖励达8次, 1994年评为白银市优秀教师,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白银市园丁奖”称号。
有人在赞叹当中找到了并不玄乎的答案:雷玉芳太热爱家乡教育,太投入所拥有的才情机智了。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我就爱当老师,就爱教书。每当看见那些因贫困而即将辍学的孩子,眼前就会闪现出当年老父亲拿不出10元钱供给我上学而表露的极端痛苦……我就难过、伤悲,不把他们拉帮一把,我心里过意不去啊!”这朴实的言辞,难道不正是母亲心肠、桃李之德的真正体现吗?
在回民学校,雷玉芳留下的不仅是数十本小学数学、音乐、美术、自然、社会等课程的精细教案,不仅是42名学生刻骨铭心的人生记忆,也不仅是42个家庭称颂的口碑,更是一位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和仁者品格及代代相传的中华师魂!
1996年,丈夫被诊断患顽症——强直性脊柱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两度瘫痪在床,时经四年之久。看着病残的丈夫,面对残酷的现实,她毅然鼓励丈夫与病魔顽强地抗争,积极给丈夫治疗,两人仅有的工资均被昂贵的医疗费透支。丈夫的呻吟、年迈的父母期望儿子站起来的目光、年幼的儿子羡慕别人的爸爸陪孩子上学或玩耍的眼神都深深刺痛着她,她内心悲苦到奔溃的边缘!但每当面对一帮天真可爱的孩子们时,她就会忘掉一切苦恼和痛苦。数十年来,她忘我地工作,平均每天在校工作时间十多小时。
2006年,丈夫病情进一步恶化导致股骨头坏死,双腿瘫痪,唯一的办法是手术治疗。可是当时她带的是毕业班,一头是学生的前途,一头是丈夫的性命。如何选择?她日思夜想,终于下定决心,丈夫的病暂时服药治疗,但孩子们的前途一点不能耽误,丈夫的手术一拖再拖,直到2007年暑假,在学校、朋友的帮助下做了双侧股骨头置换手术。十年的光景,十年的煎熬,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学业,她每天早早起床给丈夫熬粥洗漱,然后赶往学校,学生到校时,她早已在教室门口。学生学习上生活上思想上心理上有了困惑,只要她知道了,她一定会挤时间耐心地帮学生分析、调节。十年,在别人那里最多会变成时光流逝的喟叹,而在她那里,却成了一段充满艰辛、值得回味的很有张力的历史。当丈夫手术后终于能够拄着拐杖慢慢行走时,她脸上泛起胜利者的微笑。谁能真正读懂一个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经济和精神双重重压的女人那史诗般的微笑!谁能真正体会到把家庭和事业在如此遭际下还能够处理得如此完美的女人内心的那份信念!当别人感慨她的坚强的时候,她淡淡一笑:“一头是学生,一头是丈夫,两头都是我的牵挂。 ”
2007年,雷玉芳被会宁县教育局誉为“舍小家顾大家”的师德标兵,参加了白银市教育局组织的全市“爱岗敬业,奠基未来”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巡讲活动,在全市各县区作了10场次专题报告,从而把一名人民教师的精神品格,作了最真实生动的诠释。
2009年,参加甘肃省庆祝第二十五个教师节“情系陇原 献身教育”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报告活动,在全省各地州市巡回演讲报告,每场都产生动人心魄的效能与力量,展示了一个农村教师成长为华夏巾帼的感人风采。
她懂得“一棵树不成林”的道理,能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长期担任学校教科研及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的指导培训工作。注重传帮带及模范带头作用,对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及师德方面做有计划、长期性的培养指导。每年承担校内公开示范课不少于2次,培训新教师不少于2名,培养的11名青年教师已逐渐成长为全县全市名师、成为学校教学骨干。雷玉芳经常鼓励年轻教师:“虔诚去学,用心去做,没有不成功的道理”
您是会宁人永远的骄傲,是学生心中永远的楷模!我们永远爱您!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ww.wm23.cn/willow124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