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临潼(一)——窝窝馍

家乡区县: 西安市临潼区

陕西临潼地区有一种制作奇特,风味别致的古老食品,叫做石子馍,也叫干馍。由于它历史悠久,加工方法原始,因而被称为我国食品中的活化石。石子馍是用烧热的石子作为炊具烙烫而制成的馍。它油酥咸香,经久耐放,因此很受人们的喜爱,就连就外宾吃后也大加赞赏。

主要原料:精面粉。

简要介绍:石子饼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又称干馍或砂子馍,唐代称“石傲饼”,陕西话俗称“窝窝馍”

其特点是:经久耐贮、携带方便。食用时油酥咸香、营养丰富。如今,石子饼已进入西安高级饭店,成为食用及馈赠佳品。

石子馍又叫“尧王饼”,号称“远古华夏第一饼”,是尧乡民间的一种古老小吃,现在也流行于陕西关中地区。临潼博爱石子馍是一家继承传统工艺,将饼坯放在烧热了的石子上烙制成的,故而得名,又称砂子馍、饽饽、干馍。由于它历史悠久,加工方法原始,因而被称为我国食品中的活化石。石子馍历史非常悠久,石子馍具有明显的石器时代“石烹”遗风。

据传:“神农时食谷,加米于烧石上而食之”(《古史考》)。到了周代,“燔黍,以黍米加于烧石之上,燔之使熟也”。这就说明,石子馍是由远古的“燔黍”演变而来的,经过了一个长久流传,不断改进的过程。 唐代叫做“石鏊饼”,并曾以此饼向皇帝进贡。到了清代,石子馍传入江南,袁枚尝罢,大加赞赏,称之为“天然饼”。石子馍是用烧热的石子作为炊具烙烫而制成的馍。它油酥咸香,经久耐放,因此很受人们的喜爱,就连就外宾吃后也大加赞赏。

石子馍历史非常悠久,它具有我国烹饪史上石烹时代的明显特征。据传:“神农时,惊讶食谷,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到了周代,“燔黍,以黍米加于烧石之上,燔之使熟也”。这就说明,石子馍是由远古的“燔黍”演变而来的,经过了一个长久流传,不断改进的过程。

关于石子馍,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相传唐时,曾将此饼作为贡品,当时叫鏊饼。由于关中人生性刚强、耿直不屈,因而被官府抓去时,“必怀此饼而去,用备狴牢之粮”。是说早有准备,一旦被投入牢狱时,因带有石子馍,不至于挨饿。清代袁牧在《隋园食单》里,称石子馍为“天然饼”并对它的制作方法做了详细的总结记述。

石子馍,作为出远门、长途旅行所带的食品,已同方便面同领风骚。在街头还是能老远的看到临潼博爱家石子馍忙碌的场景。一块钱1张,又便宜又实惠,来临潼旅游的游客,游玩兵马俑,赏完华清池都会在带些石子馍回家去,带些本地的土特产,还能于家人朋友尝个新鲜。

zsmileys(2014-10-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