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蒙古开国君主

家乡区县: 包头市东河区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意为“拥有海洋四方的大酋长”。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162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金世宗大定二年)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难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取名铁木真。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国,此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1227年在征伐西夏的时候去世。至元二年(1265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庙号为太祖,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谥号为圣武皇帝。

    近日一项最新研究中,成吉思汗被称为历史上“最环保”的君主,理由是他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对外战争,欧亚地区的人口锐减,但正因为如此,大片耕地重新变成森林,大大减少了大气二氧化碳含量。据国外媒体报道,进行此项研究的是美国卡内基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他们认为,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队在十三和十四世纪期间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了西亚、中欧的黑海海滨等广大区域,创建了辽阔的蒙古帝国。同时也因为人口的缩减,直接导致耕地变回森林,为大气层减少了约7亿吨的二氧化碳,可谓减缓全球变暖的“大功臣”。虽然成吉思汗的做法或许很难被环保主义者接受,但生态学家认为这或许是历史上人类在抗击全球气候变暖的努力中获得成功的案例。

    美国卡内基研究所全球生态部门的朱莉娅-庞格拉茨(Julia Pongratz)领导实施了这项研究。她表示:“人们普遍认为,人类对气候的破坏始于工业时代大规模使用煤炭、石油等燃料,事实上整个人类文化发展史就是一个破坏地球生态的过程。农耕文化从几千年前就开始破坏地球的植被,将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变成了耕地。”

    蒙古入侵造成7亿吨二氧化碳被吸收,大致相当于现在全球每年使用汽油产生的二氧化碳总量。这项研究还估算了其他涉及人口大量死亡的事件对环境的影响,如欧洲黑死病,中国明朝覆灭及欧洲人对美洲的征服等。这些事件同样起到了退耕还林的作用,但没有一项能跟成吉思汗取得的“效果”相提并论。庞格拉茨解释说:“在像黑死病、明朝灭亡这样的短期事件期间,恢复生长的森林不足以吸收土壤中腐烂物质排放的二氧化碳。而蒙古人的入侵过程持久,所以有足够的时间让森林重新成长,吸收大量二氧化碳。”

    成吉思汗是历史上最具有征服力量和思想的征服者之一,发动的征战有助二氧化碳吸收显然不是有意而为。庞格拉茨希望她的研究将来能改变未来历史学家在我们对环境影响上的看法。她说:“基于过去获取的知识,我们现正在做出土地利用的新决策,减少对气候和碳循环的影响。”

统一部落
    随着自己力量的不断强大,铁木真开始向杀害父祖的敌人寻仇。败主儿乞部,杀其首领,部将木华黎父子投诚。后木华黎成为铁木真的第一名将,封太师国王,让他独当一面地经略中原。

    草原各部贵族害怕铁木真的崛起,推举札木合为“古儿汗”,即众汗之汗,誓与铁木真为敌。他们组建12部联军,向铁木真和克烈部发动了阔亦田之战。札木合率领的乌合之众经不住铁木真王汗联军的猛烈打击,不到一天就土崩瓦解,札木合投降王汗。随后铁木真进攻塔塔儿部,其首领札邻不合服毒自杀,塔塔儿部另一首领也客扯连投降。铁木真追击泰赤兀部,在指挥作战中被泰赤兀部将射中脖颈,生命垂危。第二天清晨,泰赤兀部众向铁木真投降。

    泰赤兀部的覆灭,铲除了铁木真进一步统一蒙古各部的巨大障碍,而其几员部将如神箭手哲别、纳牙阿等却成为铁木真征服天下的得力助手和一代英雄。后来远征西辽消灭屈出律的是他们,第一次在西征中哲别和速不台作用最为特殊,追赶苏丹的是他们,活捉秃儿罕太后的是他们,败罗斯基辅大公的也是他们。

    1202年秋,铁木真集中兵力,消灭了其宿敌塔塔儿部。1203年秋,铁木真袭击了一直与自己争战不休的王汗的金帐,王汗父子被打败。1204年,铁木真征服乃蛮部。

    王汗只身一人想投奔乃蛮部,在乃蛮边界被边将当作奸细杀死,其子桑昆身死异乡。强大的克烈部被灭,铁木真占据了水草丰美的东部草原——呼伦贝尔草原。蒙古草原上只剩下乃蛮部还有力量能够与铁木真对抗,败于铁木真之手的各部贵族先后汇集于乃蛮汗廷,企图借助太阳汗的支持夺回自己失去的牛羊和牧场。但草原人民并不希望部落林立的局面重演,而未经战阵的“太阳汗”也不堪一击,经过纳忽崖之战,乃蛮部被其彻底消灭。

    金世宗大定二年四月十六日(1162年5月31日),成吉思汗生于漠北草原。成吉思汗父亲为其乞颜部酋长也速该。其名字“铁木真”之由来,乃是因为在他出生时,其父也速该正好俘虏到一位属于塔塔儿部族,名为铁木真兀格的勇士。按当时蒙古人信仰,在抓到敌对部落勇士时,如正好有婴儿出生,该勇士的勇气会转移到该婴儿身上。成吉思汗“铁木真”之名遂因此而来。传说成吉思汗出生时,手中正拿着一血块,寓意天降将掌生杀大权。

    在带铁木真去弘吉剌部娶亲后回来的路上,在公共休息地,其父遭塔塔儿部杀害(怀疑被毒死),之后乞颜部族的泰赤乌氏首领塔里忽台因不满也速该生前的所作所为,在也速该死后对铁木真一家进行报复,命令部众们迁至他地,孤立铁木真一家,目的为了要饿死他们,但铁木真一家靠着毅力跟智谋艰苦的活了下来。就在铁木真渐渐出落成一个魁梧英俊的少年时,有三次劫难却意外地降临到他的头上。

    第一次是:脱离他们家族的泰赤乌氏担心铁木真长大后报仇,于是就对铁木真家进行了突袭,并且计划将被捕的铁木真处死。铁木真靠着父亲的旧部锁儿罕失剌以及其子沈白、赤老温,其女合答安的协助脱逃,才因此逃过了一劫。身为长子的他,要携母和弟妹们走到不儿罕山区,逃避泰赤乌氏追捕长达数年,自此形成他刚毅忍辱性格。

    第二次是: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帮盗贼把他家仅有的几匹马抢走。在与盗贼的搏斗中,铁木真被盗贼射中喉咙。危难之际,一个名叫博尔术的青年拔刀相助,赶跑了盗贼,夺回了马匹,铁木真得以幸免遇难。

    第三次是:成年后,铁木真与孛儿帖结婚时,三姓蔑儿乞部的首领脱黑脱阿,为报其弟赤列都的未婚妻诃额仑当年被铁木真的父亲也速该所抢之仇,突袭了铁木真的营帐。在混战中,铁木真逃进了不儿罕山(今肯特山),他的妻子和异母却当了脱黑脱阿的俘虏。

    然而,三次劫难并未击垮铁木真,反倒增强了他的复仇心理。他发誓要夺回家里失去的一切。铁木真深知,要想立足,必须拥有实力。于是,他把妻子嫁妆中最珍贵的“黑貂皮”献给了当时草原上实力最雄厚的克烈部落统领王汗。利用王汗的势力,铁木真不仅收拢了他家离散的部族,还在王汗及幼时“安答”(义兄弟)札木合的帮助下,击败了成吉思汗三姓蔑儿乞部首领脱黑脱阿、忽都父子,救出了妻子孛儿帖和异母。

    自此铁木真和札木合两人一起在部落共同生活。但其间铁木真提拔一些非贵族的人为将领,引发札木合不满,最终导致决裂。大约在1182年前后,铁木真被推举成为蒙古乞颜部的可汗。

    1190年,在铁木真的领导下,蒙古乞颜部迅速发展壮大,引起札达兰部首领札木合的不满。札木合以其弟弟绐察儿被铁木真部下所杀为借口,纠集了13个部落三万余人,向铁木真发起进攻。铁木真也动员了部众十三翼(即13个部落)迎击,这就是著名的十三翼之战。首战铁木真虽兵败退至斡难河畔哲列捏狭地,但万万没想到的是,获胜的札木合却失去了人心。战后,因为札木合把落入自己手里的人全部处死,将俘虏分七十大锅煮杀,史称“七十锅惨案”。这种惨不忍睹的场面,连其部下也“多苦其主非法”,甚至担心起自己的命运来。相反,宽厚仁容的铁木真赢得了人心,那些担心自己命运的札木合的部下纷纷倒向铁木真。此战铁木真败而得众,使其军力得以迅速恢复和壮大。铁木真的部众一下子猛增了许多。

    死因猜测  成吉思汗回师后,再次入侵西夏。元太祖二十二年七月十二己丑日(1227年8月25日),在蒙古军围困西夏首都时,成吉思汗病逝于今宁夏南部六盘山(一说灵州),终年66岁,死后葬在不尔罕山(今肯特山)接近斡难河源头的地方,其死因至今众说纷纭,《元史》记载:“(1227年)秋七月壬午,不豫。己丑,崩于萨里川啥老徒之行宫。”

    成吉思汗去世前向儿子们交代了灭金朝的战略:“假道宋境,包抄汴京。”[32]后来窝阔台和拖雷灭金朝,采用的就是成吉思汗的这个战略。

    此前西夏末代皇帝已经答应投降,成吉思汗去世后,蒙古军密不发丧,开城投降后,按照成吉思汗遗嘱被杀,蒙古军将领察罕努力使西夏首都中兴府(今宁夏银川)避免了屠城的命运,入城安抚城内军民,城内的军民得以保全。《元朝秘史》记载“成吉思坠马跌伤”。罗马天主教教廷使节约翰·普兰诺·加宾尼在《被我们称为鞑靼的蒙古人的历史》称成吉思汗是可能是被雷电击中身亡。

    在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鄂尔多斯高原上,有一座蒙古包式建筑宫殿,是成吉思汗的衣冠冢,它经过多次迁移,直到1954年才由湟中县的塔尔寺迁回故地伊金霍洛旗,北距包头市185公里。每年的农历三月廿一、五月十五、八月十二和十月初三,为一年的四次大祭。

 

我的主页:http://abc.wm23.com/HomLee
梧桐子家乡网址:http://www.wutongzi.com/kan/neimenggu/donghe.html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941247167
梧桐子网站:http://www.wutongzi.com/index.html

WL(2014-04-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