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粉丝”招远产

家乡区县: 烟台招远市

龙口粉丝是中国的传统特产之一,其生产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龙口粉丝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最早产地是招远,以后逐渐发展到龙口、蓬莱、莱州、栖霞、莱阳、海阳等地。
龙口粉丝,龙泉甘水与绿豆、豌豆、蚕豆的优质淀粉,以最佳科学与传统工艺精制而成。除以绿豆为原料的粉丝外,地瓜、玉米、高粱、豌豆、蚕豆、马铃薯等杂粮粉丝亦有生产,尤以地瓜粉丝为多。丝条细匀,光洁度高,透明度强,质地韧柔,洁白卫生,在水中浸泡48小时不变色,不发胀,食用爽口,能做20多种中西菜肴,具有消暑爽神、健康益寿之功能,是家庭及饮食业界的热煮凉拌之佳品。
1、信息简介:
龙口粉丝的出口最早可追溯到一百多年前,一九一六年龙口港开埠后,直接把粉丝运往香港和东南亚各国,这时招远、龙口生产的粉丝,绝大多数卖给龙口粉丝庄,龙口成为粉丝的集散地,因而得名龙口粉丝。因其原料好,气候适宜,加工精细,因而产品质量优异,被称为“粉丝之冠”。
2002年龙口粉丝获得原产地保护。按规定,在龙口、招远、蓬莱、莱阳、莱州(上述五市均是烟台下属的县级市)地域内的粉丝生产企业,经审核批准后,可以使用“龙口粉丝”原产地域保护。龙口粉丝的国家标准规定,只有用绿豆或豌豆加工的粉丝,才能称为“龙口粉丝”。按照龙口粉丝原产地保护的相关规定,在龙口、招远、蓬莱、莱阳、莱州等地生产的粉丝,只要是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并且按龙口粉丝国家标准来生产,达到龙口粉丝的质量要求,都可以称作龙口粉丝。
2、历史简介:
粉丝的生产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粉丝是选用优质的绿豆为主要原料,结合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采取现代科技生产而成。其丝条匀细,纯净光亮,整齐柔韧,洁白透明,烹调时入水即软,久煮不碎不糊,吃起来清嫩适口,爽滑耐嚼,风味独特。粉丝含丰富的蛋白质、淀粉,与各种蔬菜、鱼、肉、禽、蛋等搭配,可烹调出中、西式家常便菜和宴席佳肴,春夏秋冬皆可食用,可凉拌、热炒、炖煮、油炸,是家庭及饮食业热烹、凉拌之佳品。 而利用淀粉加工粉丝,在我国至少已经有1400年历史。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中记载,粉英(淀粉)的作法是“浸米”、“淘其醋氮”、“熟研”、“袋滤”、“杖搅”、“停置”、“清澄”。宋代陈叟达著《本心斋疏食谱》中写道:“碾绽绿珠”,形象的描述了绿豆粉丝的作法。
民间虽有孙膑发明粉丝的说法,因无文字记载,不能为据。实际上也很难究其是谁发明的,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改进、不断完善而逐步发展到了现在的先进的工艺和优异的品质。在明朝嘉靖年间就蜚声商界,畅销中外,历史上因从龙口港外运故而得名为龙口粉丝。
3、名称由来:
“龙口粉丝”因从龙口港装船外运出口而得名。按照龙口粉丝原产地保护的相关规定,在龙口、招远、蓬莱、莱阳、莱州等地生产的粉丝,只要是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并且按龙口粉丝国家标准来生产,达到龙口粉丝的质量要求,可以称作“龙口粉丝”。
4、原产地域:
龙口、招远、蓬莱、莱阳、莱州
5、制作工艺:
龙口粉丝的加工看似简单,实际上很复杂。龙口粉丝的质量受各种因素影响。气候、温度、水质、甚至晾晒时的风力都会影响到粉丝的质量,因此工人的经验非常重要。过去,龙口粉丝主要靠人工制作,工厂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作坊。不仅产量少,而且工人劳动强度很大。近几十年来,随着粉丝机械和加工方法的改进,先进的机械逐渐代替了部分人工工作,工人劳动强度降低,粉丝厂产量大幅增加,涌现出了一大批产量几千吨,甚至上万吨的工厂。
6、产品特征:
真正的龙口粉丝丝条匀细,纯净光亮,整齐柔韧,洁白透明,烹调时入水即软,久煮不碎,吃起来清嫩适口,爽滑耐嚼。而且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龙口粉丝在生产过程中不能使用任何添加剂。
7、 欧盟产品:
2007年7月,欧盟与我国确立了双方交换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随后,经过严格筛选的龙口粉丝、平谷大桃、龙井茶等十大产品,从全国各地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脱颖而出,一起被纳入首批与欧盟交换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单。去年5月,国家质检总局与欧盟农业总司正式交换文件,双方再次确认将对此前交换的包括龙口粉丝在内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对方国家或地区进行保护。按照规定,欧盟将对这十大产品进行为期18个月的严格审核。龙口粉丝成为我国第一个与欧盟互认的地理标志产品,与龙口粉丝享誉海内外的知名度也有密切关系。据悉,在龙口粉丝的原产地龙口和主产区烟台招远,粉丝的年产量已达25万吨,其中85%出口,产品畅销美国、日本、欧盟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麦兜兜(2014-10-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