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家城遗址
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毛李镇付黄村,为新石器时期遗址,距今 6000— 6500年。遗址西倚一座自然土岗,东、南、北三方均为平坦的稻田,遗址处在高出三面稻田 8米左右的平岗上,极像一座平地拔起的城池,因此,当地群众一直沿袭称之为“荆家城”。城址四方各有一门道,分别为东城坡、南城坡、西城坡和北城坡,其中东、南、北三面早期为低洼地带,似为周河(护城河),在西南部曾筑墩设桥,供人通行。在遗址的地表上采集到磨制的石斧、锛、凿和陶罐、碗、豆、钵等石质生产工具和陶质生活用具。
新城遗址
位于 沙洋城南七公里的李市镇新城村,北临汉江,建于南宋。南宋末年,忽必烈率领元军大举进攻南宋。公元 1274年 10月,元军沿汉江南下,兵临新城堡,南宋守城将领、都统制边居谊指挥守城将士,浴血奋战 4昼夜,终因寡不敌众,城堡陷落,边居谊及妻儿0,守城三千将士全部阵亡。遗址处现有一块明末清初江陵府学正孔克学凭吊新城时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残碑:“铁石肝肠死未休,孤城高倚汉江秋;三千血战皆忠义,不效襄阳事敌仇。”一些农户家中还保存着不少宋代的城墙砖、石墩等文物。
马家垸城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五里铺镇显灵村古河道的东岸, 1989年 10月发现,为新石器时期古城遗址,距今 4500年左右。是我国中南地区规模最大、年代最久、保存较完整的古城遗址之一。城址呈长方形,南北长 600— 700米,东西宽 300— 400米,总面积约 50万平方米,城垣为土筑,夯层清楚。城垣内筑护坡,一般宽 5米,城垣外坡陡直。城垣外有护城河,东、南、西、北各辟一城门,其中西城垣及东城垣还设有水门。近几年,考古工作者在城址上采集了大量的陶器、石锛、古斧、鼎、碗、豆、高领罐、盆、瓮、管形器、钵、缸等生产工具和生活器具。马家垸城址的发现,引起国内外考古界专家学者极大兴趣,日本、美国和中国社科院、武汉大学等考古专家、学者多次实地考察研究。
后港黄歇冢
在距后港镇东南面8公里处的黄歇村,有一高12米.最大直径80米,周长200米的冢子,名黄歇冢。该村也因此而得名。荆门州志载:“春申君墓在州东南140里,名黄歇冢,当晴空时,西山烟丝缕缕如云,后有楚人祭祀台。”
墓主黄歇(?一前238年),生于沙洋长期之滨。是战国晚期楚国名臣,楚考烈王时的楚国(令尹)宰相又名春申君,与同时代的齐国的盂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共称为战国时期的四君子。
黄歇年轻时四处游学。因其见闻广博,能说会道,为楚顷襄王所赏识,任为左徒,是咨询决策和进行外交的心腹大臣,楚顷襄王让他出使秦国,说服秦昭王停止伐楚,并与楚国结盟。后与太子完到秦国做了人质。几年后,楚顷襄王病重,太子准备回到楚国,但秦王不放,黄歇为了帮助太子回国,将太子装扮成楚国使臣的夫,混过秦国的关卡函谷关回到了楚国,黄歇在秦国经过一番周折后也回到了楚国。
黄歇回到楚国后三个月,楚顷襄王就驾山崩了,太子完继位是为考烈王,任黄歇为令尹(宰相),封为春申君,赐给他淮北地区十二县。十五年后,黄歇献出淮北封地,上海以春申君取名。公元前247年,楚考烈王将长江东部地区,吴国故地废都(今苏州)浦江一带封给了春申君。春申君面对十和平共年九灾、水患连年、历经战争剑伤的江东地区,决心根治水患,造福于民。不久春申君、黄歇带领民众疏浚清淤、筑堤建坝,历经三载,成功地整治了东江、娄江、昊淞江,于是上海人民为了纪念这位功德千秋的令尹黄歇,把“三江”交汇处取名“申”,把东江命名为“黄浦”,“歇浦”。从此,上海人民把这条母亲河称为“黄浦江”。如今上海上了年纪的人都把黄浦江称为黄歇浦。
黄歇在考烈王手下为相20余年,曾联合韩、魏、燕等国出兵攻打秦国,又领兵救援赵国,解邯郸之围,战国后期,黄歇率军消灭鲁国。使楚国在秦将白起拔郢之后,又逐渐由弱转强,成为战国晚期在政治经济军事上仅次于春国的大国,是楚凰的有功之臣。
考烈王继位后,一直没有儿子,黄歇虽然选了许多能生育的青年女子献给考烈王,但始终未能生出一男半女来,黄歌深为忧虑。黄歇养有3000门客,其中有一叫李园的赵国人也投到了黄歇门下,李园是一个很有心计的人,他不甘于寄人篱下,为了今后能荣华富贵,就想把自己有几分姿色的妹妹李嫣献给考烈王,但听说考烈王不能生育,怕以后失宠,于是就用计先将李嫣暗地里献给黄歇,李嫣很快得到了黄歇的宠爱并怀了孕,李园趁机对黄歇说:“ 楚王很看中你、信任你,但楚王无子,百年后,肯定由其兄弟继位,新君必用自己的人,你就难以永葆目前的荣华富贵,而且你执政时间长,必然有得罪楚王兄弟的地方,将来难免灾祸临头。现在我妹妹刚怀孕,伺候你的时间不长,别人都不知道,如果用你的名义把我的妹妹献给楚王,楚王定会宠爱她的。如果有幸生个男孩,将来的国君就是你的儿子,整个国家的大权就是你的了。”这番话打动了黄歇,黄歇赞同这个计谋。于是便设法将李嫣献给了考烈王。
李嫣进官不久,果然生下一男孩,考烈王大喜,马上立为太子,立李嫣为王后,并让李园在宫内任职。李园得宠后,变得骄横,但又担心黄歇泄露此事的真相,于是暗中豢养了一批杀手,打算杀掉黄歇以灭口。黄歌的门客中有一叫朱英的看出了其中的玄机,公 元前238年,考烈王病重将死,朱英便劝黄歇杀掉李园,否则将大祸临头。但黄歇认为李园乃一介柔弱书生,不会舞枪动刀,加上自己有恩于李园,所以根本未把朱英的劝告放在心上。朱英知道自 己的话不会被采纳,害怕灾祸危及自身,就逃走了。
17天后,考烈王病逝,黄歇与李嫣所生的儿子继位,是为楚幽王。就在考烈王病逝的当天,李园先入宫廷,在宫门里埋伏好刺客,待黄歇入宫吊丧时将黄歇乱剑刺杀于宫门口,砍下其头,抛在宫门之外,同时杀掉黄歇全家。目前,学者们研究考证,楚人自古 有叶落归根的习俗。黄歇出身于纪郢纪南城)郊区,荆门州志 载:州东南140里地翰林港有春申君故宅。楚人为了缅怀他的丰 功伟绩,克服重重困难将他的遗体从寿春运回家乡后港安葬是有 可能的。
唐朝诗人杜牧曾有一首凭吊春申君的诗:
烈士恩酬国士恩,春申谁与吊冤魂?
三千宾客总珠履,欲使何人杀李园?
据碑文记载,坟冢建成后,曾在基顶上修建了4间守灵堂,到唐宋时改建为8大间四合院式的寺庙,有僧人专门看护。并在乾隆三十八年重修,道光十一年又修过一次。冢子正南面有一条目级的台阶铺上幂顶,墓顶上长满了毛竹。因这里常年香火旺盛,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冢子下面逐渐变成了一个小集场。1940年至1941年,侵华日军退却时,将寺庙原有的前官后殿、晨钟古画、佛像宝座等全部毁坏,殆尽,1947年冬,解放军在长湖一带剿匪,有一几十人的反动武装在冢子上残存的寺庙里凭借其优越的地势,经常阻挠我军活动,负隅顽抗,虽几次收复,但往往一撤离,又被土匪盘踞,最后无奈,只好忍痛付之一炬。1994年2月,经有关部门同意,在冢子的下面修建了三间大屋和三间小屋,安排专人守护冢子,并在冢上栽植常青树700多株。
2004年lO月,黄歇冢被省人民0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赵家湾遗址
——荆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第一城址
1983年,原荆门县组织第一 次文物普查,在后港镇城河村五组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文化遗址。文物工作者在遗址中采集了大量石斧、石锛、红色的陶片及泥质黑陶。部分泥质灰陶和红陶纹饰中有弦纹、绳纹,器形有豆、罐等,专家学者推断该遗址为大溪文化(公元前4300年至4900年)至石家河文化(公元前2500年至2000年前)时代。
该遗址呈南北走势,北依起伏连绵的土岗岭,南临东西走向的平川;遗址以中心地带的赵家湾为轴心,自东绕南至西,一条巨龙似的土城垣圈着整个遗址。土城垣残高至5米,底宽13米左右,周长约1000米(不含北城垣)。城垣土质为白粘土,有夯层遗迹。由于原始社会的人类使用的是石器,生产工具落后,为了便于生活,居住地一般距自然河流较近。恰好,距南城垣百米处有一条古河道由西而东流经城下,当地人称这条河为城河。该河上游是兴建于20世纪七十年代的龙当水库,下游经后港镇广坪肖桥村。折东汇入长湖的凤凰颈。赵家湾遗址在城垣之内,依山傍水,水源便利,生产条件得天独厚,是人类难得的栖息之地。当年文物普查时,因城垣中有一个以赵姓为主的自然村庄(大湾子),居住着城河村五组的10多家农户,始取名为赵家湾遗址。
近几年,经过文物部门多次调查研究表明,赵家湾遗址不仅仅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还是一座新石器时代的城址。2003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一位研究员考察赵家湾遗址后认为,赵家湾遗址不仅是座古城遗址,而且是一座大溪文化时期的城址,其时代应比荆家城遗址、马家垸城址和位于京山县与屈家岭管理区的届家岭遗址的时代还要早。其建城历史也早于马家垸城址。专家还推断,在距今63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江汉平原最大的原始人部落或原始人群部落中心应在赵家湾遗址。专家学者们以湖南澧县大溪文化时期的城址为例,城址呈椭圆形,与赵家湾城址的特征相似,而与新石器后期的方形城址迥异。
赵家湾遗址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沙洋县文物部门计划报请省文物部门批准,将其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将该遗址纳人国家考古发掘项目。可以断言,随着赵家湾遗址被试掘研究,原始社会在汉江流域生存与演绎会有新的探索和发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