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地处山东省东南部,面积1752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人口100万。莒南县东邻日照市,西靠临沂城,南与连云港接壤,北和莒县毗邻;日菏铁路、日东高速、岚济公路横穿东西;京沪、同三高速、莒新公路纵贯南北,属欧亚大陆桥东桥头堡内之胜区,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莒南物产丰富,民风淳厚,自然景观秀美独特,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莒南天佛风景旅游区由天佛、马鬐山、栗王三大景区组成,总面积60平方公里。景区既有北方山水之雄犷,又有江南水乡之神韵,奇山丽水,风光旖旎。
天佛景区位于莒南县城北部,是以佛教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区。由卧佛寺、天佛、莲花湖、莲花山、观佛台等组成。
南北朝时期,著名高僧图澄大师率弟子游方讲学布道时,发现了莒南天佛,在天佛山下结庐为寺,祈奉天佛,名曰“卧佛寺”。千百年来,卧佛寺香火旺盛,为鲁南、苏北佛教文化中心,整个寺院古建筑群古朴典雅,飞檐斗拱,雕粱画栋,雄伟庄严。
天佛由峥嵘的山峰天然形成,全长3800米,头枕青山,脚抵明湖,五官清晰,四肢分明,慈眉善目,笑口常开,大有呼之欲出之感;更为奇妙的是,天佛表现出不同的形象,从南看是天佛,从东看是长发飘逸的观音菩萨,呈现出“一山二佛”的奇特景观。佛教界泰斗茗山长老朝拜后,欣然题词赞颂“莒南天佛,世界奇观”。
马鬐山景区位于县城北十公里处,面积30平方公里,由天湖和马鬐山两部分组成;马鬐山主峰海拔662.2米,有“四奇、四怪、四险、四秀”之说。
四奇者芦苇长上马口石,银鱼万条游天池,天蟾绿背红肚皮,山顶黑土不见底。四怪者 马鬐四方象天台,山顶倒比山帮矮,十万巨石天外来,陕北山丹丹遍地开。四险者 七十二道鹰愁涧,钻天鹞鹰飞三天;八十一座擎天峰,峰峰高耸入云端;千丈悬崖如刀削,猴子见了也胆战;万仞绝壁倒卷帘,神仙看了也心寒。
四秀者 三面碧水四面山,流泉飞瀑挂山川,云海蒸腾托红日,古松老藤伴月眠。
天湖面积16平方公里,水质甘冽纯美,碧波浩渺。将马鬐山三面环绕,山依水,水衔山,水天一色,景象万千,被专家誉为“山比五岳秀,水比西湖美”。
马鬐山的标志——马口石,是由三块高达百米的巨石垒叠而成,矗立在山的最南处,因其形如嘶鸣的马口而得名。马口石突兀拔起,四面绝壁如削,但巨石之上却生长着茂密的芦苇,迎风抖动,如烈马的鬃鬐,马鬐山的“鬐”字也由此而来。暑往寒来,芦苇千百年来郁郁葱葱、生生繁衍,成为千古之谜。
栗王景区是全国著名的农业生态旅游示范区。景区在县城南五公里处,面积18平方公里。生态环境秀丽,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古朴,有“小江南”之称。由7万亩的栗树、茶园、翠竹、杨柳、苹果、山楂等形成,河流纵横。3万亩栗树中,1200余株树龄在300年以上,这群古老的栗树,至今仍枝繁叶茂,春华秋实。鹤立鸡群的“栗王”,历经千年沧桑,伟岸苍劲,直冲霄汉,腰围有4米多,十几米高,主干雄浑粗壮,霸气十足,六条支干盘旋欲飞。
浓浓的沂蒙茶文化,淳厚的沂蒙乡风民俗,优质的沂蒙玉芽茶,构成了“茗香苑”和“沂蒙乡村风情园”主要文化内涵和旅游亮点。其中的沂蒙乡村风情园,由欢乐沂蒙、水上沂蒙、百年沂蒙等景点组成,浓缩了沂蒙山区淳情古朴的民风民俗。
其他景点还有岭泉左山恐龙公园、王璟墓石刻造像群、孙镗纪念馆、世界上最大的石铁陨石、厉家寨万亩樱桃园、团林万亩桃园、刘山万亩杏园等。
莒南是一片红色的热土,在革命战争年代,莒南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是山东地区唯一一个既无日伪据点,又无顽军占据的抗日敌后根据地。莒南红色景点众多,有山东省政府诞生地、115师司令部旧址、中华抗日第一村——渊子崖、甲子山战斗遗址、山东新华书店诞生地、山东省第一个团支部诞生地、鲁东南革命烈士陵园、毛主席批示的三个单位等。
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山东省政府诞生地位于山东省莒南县大店镇。一九六一年十一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革命传统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圣地,绿色莒南。沂蒙老区人民勤劳朴实,热情好客。到这里来,莒南的奇山丽水,湖光山色,会让您远离都市的喧嚣,忘却尘世的烦恼。到这里来,淳朴的民众、原始自然的田园风光会让您返朴归真、重归大地母亲的怀抱。天佛圣灵赐福慧,仙苑福地送吉祥。到这里来,圣灵的莒南天佛一定会庇佑您、您的家人及您的游客幸福如意、平安吉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