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圆明新园

家乡区县: 珠海市斗门区

被誉为“南中国唯一的皇家园林”圆明新园,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浪漫之城”——珠海九洲大道西段大石林山下,占地1.39平方公里,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面平坦开阔,交通便利,风景幽雅,是珠海最大型的旅游景区。

安佑宫

圆明园安佑宫内原有两对雕刻精美的华表。华表形制相同,其下为八角形石制须弥座,脚雕饰云朵,束腰及上下枋饰以云龙,上袅刻仰覆莲莲。须弥座上立蟠龙石柱,柱身八方,浑圆挺健,雕饰层层回环的朵云,一条巨龙盘绕其间。柱头横贯一石雕云板,遍布如意祥盘绕其云。柱头安一承露盘,盘上有只蹲式神兽、作昂首望天状。华表外园一圈白石栏杆四角望柱头雕坐狮,望拄、栏板饰以云龙。华表又称桓表,源于古时的诽谤之木。华表原是木造柱,到汉代多为石造柱,成为帝王宫殿的装饰。[2]

金水桥

等级分明的金水桥共有五座,架在形如曲月的河上。金水桥与挺拔玉立的华表、威武雄壮的石狮相配,使大朝建筑既显得气势雄伟、巍巍壮观,又秀巧瑰丽,大而不呆。立于大朝门前的广庭中间,造型优美,桥下清流潺潺,两岸石栏如带,使得宽广的庭院既显得开阔豁朗,又不平庸划一。

海晏堂

海晏堂海晏堂是原西洋景区中规模最大的一幢建筑。以本身的东西轴为中心做对称设计。正门平台下临水池,水池两侧安排十二生肖雕像。正午十二点喷水时,十二生肖一齐喷水,蔚为奇观。现海晏堂一楼设有高品位的“皇宫”西餐厅;二楼设有艺术廊。

万花阵

万花阵主要采用法国整形式园林手法,由一道道复杂多变的植物隔墙组成大规模迷宫配以引人入胜的传统吉祥卡通动物如。蝙蝠(福)、梅花鹿(禄)、仙鹤(寿)、喜鹊(喜)的意想不到的表演,给游客一种全新的感受。

福海

福海,又称东湖水面面积约有十余亩,东西、南北各宽五六百米,为全园中心,也是全园大的湖,故知名人称为“海”雍正帝为追求神仙隐居之幻境,把一座座仙山琼阁散落于福海周围,按“徐福海中求”之寓意,把东湖命名为福海。它是当年皇帝及后妃们游湖、观龙舟、观烟火的好去处。是圆明园中水上活动的中心。圆明新园的福海再现了当年的景象,加上帝后们的龙舟巡游表演,使游人在游览过程中获得丰富的艺术享受。

上下天光

上下天光原建于雍正年间(公元一七二六年)从它的名字可想象出, 前面有清澈如镜的水池,天色相映看起来宛若天连天,地连地。桥梁极其活泼地通向左右,上面还有六角亭和四角亭,均为结构精巧之作。楼房不高,登上楼房却可一览左右胜景。在乾隆时代,上下楼各三间,同治重修时,计划改为上下五间。登楼俯瞰,或临桥放眼皆有水天相连之感,故帝后们都以此楼为中秋赏月佳处。

远瀛观

远瀛观景点是西洋楼景区的主要景点,从南北轴线上可划分为南、北、中三段。昔日曾是乾隆皇帝宠爱的香妃生活和娱乐的场所。

蓬岛瑶台

蓬岛瑶台按李思训“仙山楼阁”画意建造的蓬岛瑶台居福海中央,从岛上可隔湖眺望四周如画的景色。

长城

圆明新园的长城是按一比二的比例仿北京古长城而建,起点为南海雄关,终点至郭超山顶,沿途没有众多烽火台供游客风赏珠海全景及澳门景观。

大水法

大水法大水法是远瀛观前的设施。与它前面的喷泉、汉白玉门柱上的精美雕刻组成一种异国情调。

在配殿所展示的圆明园的诞生、盛期、焚毁、新园逢时等时期的珍贵图片资料,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

大宫门的上方悬挂着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题写的园匾“圆明新园”四个大字。门前的金水桥架落在形如曲月的御河上,桥外耸立着雕刻精美的华表和威武雄壮的石狮,使大宫门显得尤其巍峨壮观,气势不凡。[3]

圆明新园是以北京圆明园焚烧以前的建筑为原稿按一比一的比例恢复当年的圆明园中部分景观的建筑风貌,并结合现代旅游景点的特色,赋予了新的内容。圆明新园 坐落于珠海市九州大道石林山下,占地1.39平方公里,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面平坦开阔,其中福海湖水域8万平方米。

西洋楼群

建在长春园的一群欧洲式园林建筑,俗称:【西洋楼】,由海晏堂、远瀛观、大水法等十余个建筑和庭园组成。它建于乾隆十二年至二十四年(即公元一七四七年至一七五九年),由西方传教士朗世宁、 蒋友仁、王致诚等设计指导,中国匠师建造。建筑形式是欧洲时期【巴洛克】风格,造园形式为“勒诺特”风格。但在造园和建筑装饰方面也吸取了中国不少传统方法。例如:这些建筑主体为西洋式,楼顶装饰则采用中国古代传统的琉璃瓦。西洋楼群有几组水法(人工喷泉)颇为别致。

万方安和

万方安和,建于雍正初年公元1826年。它的建筑形式很奇特,房屋建在水池里,成为一个万字型,寓意四海承平。房屋有三十三间,东西南北,室室曲折相通。在通风、保暖和采光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讲究之处,具有冬暖夏凉之妙。雍正帝最喜欢在这里居住。南面正室的匾额题有“万方安和”,后来便成为这一带的统称。雍正四年即“万方安和”建成的第一年,雍正赐弘历(即乾隆)读书于此处。

曲院风荷

始建于公元1729年左右,这是仿杭州西湖的“曲院”。西湖的曲院,原来是宋朝的一处酿 酒作坊,四周有池,荷花最多,随风摇荡其中,因而取名“曲院风荷”。乾隆很喜欢这个景致,于是南巡江南时仿此景置于园中。乾隆曾经赞扬此处佳景赛过杭州西子湖。

濓溪乐处

建于公元一七二七年左右,是园中赏荷的地方。在长满荷叶的水面上,有『慎修思永』一组临 水殿堂;有伸向水面的香雪廊。每朋凉暑夕,风爽秋初,在此赏荷,只见『净绿粉红,动香不已』。想西湖十里,野水苍茫,决无此端严清丽,故此处亦为内一极好的读书之所,乾隆、嘉庆帝也特别喜欢在此吟诗作对。

乾隆帝居于圆明园时,在濂溪乐处作诗最多。

平湖秋月

西元1729年初已建成,是仿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平湖秋月,造型上融汇了杭州西湖平湖秋月和双峰插云之精华。它依山面湖,竹林茂密,每当秋深月皎,面对十顷澄湖,波光涟漪,有如置身於西子湖畔。

嘉庆曾对石舫有诗云:『近水长屋以舫称,逢窗开处称吟。偶然假借名活画,活画方斯恐未能』。

4 特色

圆明新园圆明新园融古典皇家建筑群、江南古典园林建筑群和西洋建筑群为一体,为游客再显了清朝盛世风华。

正大光明殿、九州清晏景区等布局庄严、方正,或体现皇族气派、或展现后宫佳丽的脱俗气质;黄色的琉璃器宇轩昂;绿色的琉璃充满生机;紫色的琉璃驱鬼辟邪,难怪乾隆皇帝有“不雕不绘,自得轩茅舍意”。圆明新园内有众多游客参与、观赏的活动。“正大光明”的皇帝登基;“九洲清晏”的折子戏;“濂溪乐处”的江南丝竹;“方壶胜境”的皇帝选妃、大婚。“乾隆游江南”的福海湖大巡游活动,使游客可乘龙船体验当“皇帝”、“皇后”的感觉;园中的茶楼、酒廊、书画廊、民间艺人的精彩表演使您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园中每天都会有“皇帝登基”、“清宫轶事”、“皇帝选妃”等节目表演,游客可以一睹清廷礼仪。

翛璠@(2014-10-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