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河镇名人录

家乡区县: 黄冈市浠水县

    巴河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历史名镇,鄂东重镇,是明末阁老姚明恭,清朝状元陈沆,现代著名的诗人、学者、民主斗士闻一多,"京城四少"之一钟鹏荣的故乡。"巴河天狮"是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境内城山,山腰处有三国吴王庙故址和明清遗下的"一笔龙"、云起处、龙泉井、莲花石、摩崖石佛等;有春秋伍员经伍洲奔吴,唐黄巢安营于调军、插旗二山,宋苏轼泛舟于莲尔湖、锡山寺的新四军烈士纪念碑等八大古迹。

   1、林佐周(1882—1962)亦名作舟,字汉雄,汤铺人。1904年毕业于蕲水县师范传习所,历任蕲水县巴水驿小学、北京香山慈幼院、保定师范、浠水县立中学教师。1923—1927年,在北京,保定任教期间,因受“五·四”运动影响,极力提倡写白话文,反对“八股文”;提倡学时事科学,反对闭门读死书。曾针对时弊,作绝句一首:“子日诗云震耳聋,何须背诵扼儿童,死书死读读书死,教学双方错用功”。任教达50余年之久,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

    2、闻聪(1898—1943),字百之,巴河人。湖北省立第一师范毕业。1926年任蕲水县县长。10月间,与回蕲水的进步人士,成立国民党蕲水县党部。次年2月,因闻对土豪、劣绅有包庇言行,为农会、妇协等群众团体所不满,后由省政委会调闻任沔阳县县长。1928年7月,闻又从沔阳县调南漳县县长兼任“清乡委员会”主任。抗日战争后期,任四川省重庆市胜利折实公债劝募委员会秘书。

   3、 王道(1900—1949),字荡平,巴驿人。黄博军官学校第五期步兵科毕业。历任湖北省保安第八团第一营营长,浠水县国民党团上校副司令,江汉师管区上校编练科长等职。抗日时期,曾先后率领县自卫队在县城和六神港两地阻击日军,均获胜利。

   4、 毕长林(1903—1957),字胜山,枣茨岭人。1934年武汉大学毕业,曾任省立二高教师及武大物理系、讲师。建国后晋升物理系教授,并担任武大民盟支部副主任委员。1953年高等院校体制调整,毕主持武大物理系教研业务。曾翻译出版琼斯《理论力学》原著,并在武大学报上发表半导体研究论文。1957年被错划右派,含冤而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被平反昭雪。

   5、 张仕雄(1908—1941),巴驿人。革命烈士。历任抗日人民政权的浠水县第四区副区长、分区党委书记、便衣队队长等职。1941年4月5日,驻巴河日军,窜至汤铺掳掠牲畜、粮食,张率便衣队阻击,不幸在作战中牺牲。

    6、刘四保(1915—1944),巴河泉塘庙人。小时学驾船,后在地主家当长工。1940年参加新四军游击队,担任税收工作,筹粮送款,支援部队。1943年国民党军队从巴驿、鲁湖、蔡湖三面包围驻刘家咀的新四军某部,刘立即组织民船将部队运往伍洲,安全脱险。1944年5月在巴河口被日军抓去,残酷用刑,他坚强不屈,被日军杀害于巴河镇城门山。

     7、陈汉超(1915—1944),巴驿人。193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初期,担任巴(河)黄(冈)边区游击队长。1943年12月,随军赴大冶县打游击,旋转回浠黄边区,开展游击活动。1944年7月的一天,陈回家时,因叛徒告密而遭捕。被押解到袁桥区公所,严刑拷打,逼他交出参加新四军人的名单,他回答:“新四军遍地皆是”。后被解送三里畈杀害。

     8、张金莲(1941—1960),女 ,巴河茅江人,1960年参加西干渠东树坳遂道开凿工程,任“三八”妇女排排长。她组织全排劳力,凿打炮眼,完成任务出色,被指挥部树为“红旗标兵”、“打炮能手”。1960年9月,张正在挥锤打眼时,上部岩层断裂塌方,压碎她的头部,左腿亦被砸断,当即牺牲。张死后,中共浠水县委根据她生前的多次申请,追认她为共产党员。

梦琴(2014-04-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