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飘给懂茶的人

家乡区县: 陕西省平利县

    在陕西东南,有一块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秀色可餐的宝地,那就是被称为女娲故里—平利。 优越的气候,远离工业污染的环境和精湛的制作工艺,使“女娲云雾”、“女娲银峰”系列绿茶品性高雅、清香诱人,深受海内外消费者青睐。 平利茶大致可分高山茶与低山茶两大类,高山茶中以“八仙云雾”为代表,其受气侯影响,生长期长,出芽率相对较低,因此产出的茶加上当地“五峰神泉”冲泡。在约上三五个好友,谈天说地不问俗事,舒心畅怀地享受那茶茗的鲜、纯、嫩、清、亮…… 低山茶中以“三里垭毛尖”为代表,“三里垭毛尖”因其在清代就以“贡茶”这一高贵身份享誉国内,其毛尖银毫,如绿如波。若饮之,“斗赢一水,动敌干钟,觉凉出两腋清风”。饮茶是传统、是国粹,韦应物曾诗云 “ 性洁不可污,为饮涤尘烦。”饮茶的妙趣不但在于它独有色、香、味、形,而在于使人把心放在闲处,涤荡性灵,保持心境中一点水清纯之气。

陕西平利县与湖北竹溪县交界处有一个叫关垭子的地方,历史上曾经是一个边关要塞,横卧南北的关垭楚长城在这里把陕、鄂两省左右分开,这里便成了“楚河汉界”。来到历史的疆界上,我的眼前便浮现出缕缕历史云烟,虽然我们很难猜想这里曾经发生着什么,但凝目静听,那远古的萧瑟秋风与边寨鼓角依稀可闻,南北征战的猎猎旌旗似乎就在眼前飘荡。在这里,任凭斗转星移,天地轮回,千百年来茶乡放歌激情奔放,如今又有着许多沧桑变迁的故事伴着悠悠茶歌令人神往。一个纷繁的情节引导我一次次走进女娲故里,走进这片陕西南部角落的偏远县域。

醉情“原生态”

秦巴山区山水华滋,物华天宝,是远古时期人们在严酷的自然选择中生存繁衍的理想家园。在这块原始先民生活过的土地上,女娲始母“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故事地老天荒,从狩猎文明起,这里的夜空中就飘荡着劳动和生命的赞歌。时代发展到了今天,远古的历史痕迹己经在漫长岁月的冲击中明显的消逝和泯灭,而生生不息的是女娲故里的茶歌,传承着博大生命力的劳动与创造。

与外面翻天覆地的世界相比,这里任何一步跨越都显得沉重而艰难。有劳动,有抗争,有创新,有发展,但山水依然秀美,一切都还是原生态的。在我看来,这种秀美中又蕴藏着富裕,原生态是平利人得天独厚的财富。

平利县境内处处青绿苍翠,山涧中皆有绿水环绕烟霞飞动,县城是在河流冲击的台地上建造起来的,站在城北的五峰山上俯瞰,城区虽小,但山岚袅袅中更显得妩媚秀丽。清澈的坝河穿过城区自东向西流过,据说它汇集了大小上百条溪水和山泉。顺流而下约20公里的女娲山下,有一处被人们称为“小漓江”的西河景区,因为景色的清艳超尘而成为绝佳的游览圣地。在西河的悠悠云影和深水静流中荡舟,沿岸有茂林修竹映衬,景色繁简有度,又有画眉鸣唱、斑鸠嘀咕,清寂中只闻船桨击水声。我们乘舟顺河漂流约大半个小时,不时听艄公讲些关于西河的故事。他说上世纪七十年代,几个年轻人在西河环绕的小岛上创建了西河农中,几十年来育人又养山,精心呵护着这里的生态环境。如今,当年的创办者已经两鬓斑白,培育的成千上万名学员也陆续从这里奔赴农业科技第一线,却留下了一个万木葱笼、山青水碧的西河景区。西河是原生态的,没有任何人为的痕迹。朝晖初露时可闻鸟雀噪林,傍晚残霞中便见行行白鹭结群归巢,其景美不胜收。我们漫步河岸。清澈甘冽的河水掬手可饮,依岸浅滩处,便有人淌水拣石,又有人撑竿划船,更有人与鸟儿问答,大家留恋往返,真是乐不思归了。随行者便有人吟起诗来:“奇石奇树伴幽草,清流清波造梦乡,走过西河山与水,逢人不再提漓江”。

  

zhumingyan0813(2014-10-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