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这名,大家是不是觉得这是一所与华侨有关的学校呢?没错,山东省华侨中学是由旅居海外的519名华侨于1956年捐资兴建的,建校至今,已走过了45年的历程。而且也是省属重点高级中学,是青岛市规范化学校。现位于平度市同和。
一提起山东省华侨中学,我就觉得很自豪,她是我的母校,高中三年,就是在此。她是长江以北地区的第一所华侨中学,因此就有了“江北一枝花”的称号。学校一直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实施人生预备教育”的办学宗旨,遵循一直以来始终不变的办学理念“德育为首、育人为本、提高素质、发展特长”。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邀请名人讲座等,让学生在主动求知中发展自我,为国家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作为学校曾经的一员,我深有体会,老师的不辞辛劳,学生的勤奋刻苦,在每一年的高考都取得很好的成绩,令海外的华侨倍感欣慰。
我校经青岛市政府的全面深入督导评估,曾认定我校的综合办学水平为优秀等级。在办学初期,周恩来总理曾经称赞过:这是侨胞爱国的表现,也是办学的一种好形式。而且由原省委书记舒同同志为侨中题写了校牌“山东省华侨中学”。在学校内部的纪念馆里,竖立着一块纪念碑,其碑文“热爱祖国”是由余修同志题写的,该纪念碑的其他三面镌刻着捐资建校的爱国侨胞的芳名,为了纪念他们以树此碑。有心的人可以注意到,侨中曾经在中央电视台、青岛日报、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山东教育报社等进行过专题报道,知名度甚高。
该校不仅有浓厚的学习氛围,而且校园环境优美,布局规范,优雅宜人,学校的教学设备也是一应俱全,还被授予“青岛市文明单位”和“青岛市绿化先进单位”的称号。我校坚持“厚德、博学、爱国、创新”的校训,为实现高标准、严要求、创一流、作示范的教学标准,为培养新世纪的高素质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而继续努力奋斗。
原副省长余修同志曾来校看到二十多年前自己在建校纪念碑亲书的“热爱祖国”时无比感慨,当即留诗一首:旅居海外赤子心,捐资兴学育新人。赫然四字依然在,二十年前未名身。雨过天晴倍觉亲,莘莘学子是知音。更爱邦家四时春,勤奋园丁茹苦辛。建校58年来,山东省华侨中学始终坚持本校的办学宗旨,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这些优秀人才奋斗在祖国各地,各行各业。还有的已走出国门,服务于世界各国,为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莘莘学子遍天下,为侨中赢得了荣誉和骄傲。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