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杂谈

家乡区县: 天津滨海新区

滨海新区是天津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国家级新区,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国家综合改革创新区,等同于上海自贸区,政策超过上海自贸区,扩大到整个滨海新区。滨海新区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岸线153公里,截至2012年底,滨海新区常住人口达到263.52万人。

滨海新区拥有世界吞吐量第四的天津港,2013年吞吐量达到5亿吨[1],通达全球400多个港湾,服务华北、西北、东北12个省区市;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和信息通讯网络,在第一时间与世界相连。这里聚集了国家级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和中国面积最大、开放度最高的保税港区,是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海盐和1214平方公里可供开发的土地,滨海新区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围绕着打造“三机一箭一星一站”航空航天产业总体结构,天津滨海新区在加快引进空客、中航直升机、波音等重要项目落地的同时,还积极培育航空航天周边产业,实现上下游产业链的密切联系。预计到2015年,滨海新区航空航天产业将实现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

2011年以来,滨海新区航空航天产业的产值实现完全释放,包括总装线、发动机维修、机载设备、航空复合材料、航空培训、航空会展、金融等在内的50余个项目落户新区,

作为滨海新区航空产业的两大核心之一,

在天津空客A320总装线成立5年间,已交付A320飞机超过140架。与此同时,空客的产业聚集效应初步显现,围绕其进行相关配套或服务的已有古德里奇、PPG、泰雷兹、左迪雅戈、英德拉、西飞机翼等50多个项目相继落户滨海,产业链条作用凸显。

天津保税区管委会副主任周利表示,作为高端制造业的顶端,一架飞机需要10万个零部件,航空产业无疑是区域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

而作为另一核心的中航直升机项目,整合了中国最主要的直升机研发、生产,将以轻型、中型和重型民用直升机型号为主体,形成具有开发、集成、客户化改装服务等直升机产业高端能力的中国系列化民用直升机总装生产线。

在2013年9月由中航直升机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上,国外主要直升机生产商悉数到场,签售直升机超过100架,接待各类观众达4万人

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了加快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十六届六中全会、十七大和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都对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和要求。国务院2006年20号文件对滨海新区改革开放作出了全面部署。坚持改革开放带动、科技创新引领、高端产业支撑、服务能力提升、发展环境保障,滨海新区将努力成为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服务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成为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滨海新区拥有海岸线153公里,陆域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在1993年建成区110.85平方公里的基础上,重点规划建设面积350平方公里,2007年底建成区面积已达221.95平方公里。2010年底建成区面积达289平方公里。

天津滨海新区地处华北平原北部,位于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交汇点上、海河流域下游、天津市中心区的东面,渤海湾顶端,濒临渤海,北与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为邻,南与河北省黄骅市为界,地理坐标位于北纬38°40′至39°00′,东经117°20′至118°00′。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滨海新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并具有海洋性气候特点: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降水集中;秋季秋高气爽、风和日丽。 全年平均气温13.0℃,高温极值40.9℃,低温极值-18.3℃。年平均降水量566.0毫米,降水随季节变化显著,冬、春季少,夏季集中。全年大风日数较多,8级以上大风日数57天。冬季多雾、夏季8-9月份容易发生风暴潮灾害。主要气象灾害有:大风、大雾、暴雨、风暴潮、扬沙暴等。

天津位于中纬度欧亚大陆东岸,主要受季风环流的支配,是东亚季风盛行的地区,属大陆性气候。主要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干旱少雨;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秋季气爽,冷暖适中;冬季寒冷,干燥少雪。天津年平均气温在12.0-14.5°C,市区平均气温最高为14.2°C。1月最冷,平均气温在-2°C;7月最热,平均气温在28°C。天津季风盛行,冬、春季风速最大,夏、秋季风速最小。年平均风速为2~4米/秒,多为东南风。天津平均无霜期为196~246天,最长无霜期为267天,最短无霜期为171天。在四季中,夏季和冬季大约在120-150天,春季和秋季大约在40-65天。天津年平均降水量为520~660毫米,降水日数为63~70天。在地区分布上,山地多于平原,沿海多于内地。在季节分布上,6、7、8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5%左右。天津日照时间较长,年日照时数为2500~2900小时。

 

 

小花新丶(2014-04-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