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中学是中国天津市教育委员会直属重点中学,位于天津市南开区南开四马路22号,1978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列为国家级重点中学。现任校长为马跃美,理事长为孙海麟。目前,天津南开中学拟于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兴建分校。
学校由著名教育家严范孙和张伯苓创办,是南开系列学校(现有一所大学、六所中学、一所小学) 的发源地,始建于1904年10月17日,天津市南开中学现在校址就是南开学校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主要校舍被日本侵略军的飞机炸毁,在津师生被坐落在英租界抗日倾向强烈的耀华中学收留,战时耀华中学校舍为扩容改为上下午两班制,以供由耀华与南开的师生上下午交替使用,其余部分师生迁到重庆建立了重庆南开中学,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回到天津复校。
百年积淀了天津南开中学的学校文化,“巍巍我南开精神”历代传承。学校具有浓厚的爱国、乐群、敬业的公德价值观氛围,师生有强烈的崇尚科学,追求卓越,服务社会的责任感。以此形成南开中学的办学特色:浓厚的人文、科学精神氛围,科学和人文相得益彰。形成“爱国乐群、严谨务实、蓬勃向上、艰苦创新”的校风。
翔宇楼天津南开中学与时俱进,以“整体高素养教育”为办学的主导思想,形成具有现代南开特色的办学理念和实践体系。整体的内涵是要把握教育的整体性、办学的整体性。学校的育人目标是“使南开的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全的身躯及心理品质,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兼备,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两翼齐飞,为祖国的繁荣、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培养创新型、拔尖型后备人才”。以“以德立教,严谨治学,学生为本,注重创新”为治校方略,并以把南开中学努力建设成具有中国教育特色的国际著名一流学校作为奋斗目标。制定并实施了《名师工程实施方案》《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实施方案》《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办学规模及校舍建设方案》、《国际交流实施方案》形成整体素质教育实践的完整体系。
天津南开中学有优良的德育传统,同时又依据时代特点,不断的发展和创新,形成了南开特色的德育实施网络。在大德育观与主动发展观的指导下,抓住一条主线、构建两支队伍、锻造三个熔炉、建设四个实践基地、推行五项制度、实施六项系列教育,使学校成为训练、陶冶学生思想品德的熔炉。学生有法纪,有道德,有理想。使学生养成“以周总理为楷模”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南开心形树南开最美的海棠
天津南开中学南开精神倡导并培养爱国、爱群之公德,服务社会之能力;不断奋斗,不断发展。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敬业、科学、创新”是南开精神的精髓。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也是天津南开中学不竭的动力。天津南开中学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南开校友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将继续深入实施整体高素养教育,向世界著名的一流学校前进!
办学历史的积淀,在校友中涌现了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为杰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知名人士。温家宝总理,9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和全国政协副主席,40余位我国省部级领导干部;57位中外著名科学家。在教育界中以三任清华大学校长为代表的一批教育家、曹禺等一批知名文化界人士,一批医学界、外交界等知名校友使学校享誉海内外。正如1997年李鹏同志任总理期间,给天津南开中学的信中所说:“南开中学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为科学进步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英雄辈出,功不可没。”
政治家
周恩来(1917届)共和国首任总理。
屈 武(1922届)民革中央前主席、全国政协前副主席。
唐明照(1930届)原名唐锡朝,联合国前副秘书长。
林 枫(1930届)东北人民政府前主席、中央党校第一任校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前副委员长。
卢乐山(1934届)幼教专家、全国妇联前副主席。
万国权(1938届)民建中央前副主席、全国政协前副主席。
孙孚凌(1938届)北京市前副市长、全国政协前副主席。
邹家华(抗战时期重庆南开中学1944 届)国务院前副总理、全国人大前副委员长。
温家宝(1960届)国务院总理。
科学家
陶孟和(1906届)中研院院士、中科院副院长、社会学家。
金邦正(1908届)清华大学前校长。
梅贻琦(1908届)清华大学前校长、中研院院士。
袁复礼(1912届)中国老一代地质教育家、中国地质学会创始人之一。
江泽涵(1922届)北京大学数学系主任、中科院院士。
殷宏章(1923届)生物学家、中研院院士、中科院院士。
吴大猷(1925届)国际著名物理学家、中研院院长。
黄家驷(1926届)医科大学校长、中国首都医科大学校长,中国胸外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学奠基人之一、中科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士。
袁家骝(1926届)国际著名物理学家。
吴大任(1926届)著名数学家。
李文采(1927届)钢铁冶金专家、中科院院士。
钱思亮(1927届)有机化学专家、台湾大学校长、中研院院长
张为申(1927届)杰出的抗生素工作者,五六十年代抗生素研究的领军人物,蜚声国际的抗生素专家。我国抗生素事业的主要奠基人。中国医学科学院抗菌素研究所(即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的创建者及第一任所长,曾先后担任全国抗生素研究工作委员会新抗生素筛选小组组长、国家科委抗生素专业组常务副组长。
张文佑(1930届)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
罗沛霖(1931届)电子学、信息学专家,中科院院士、 工程院院士。
陈新民(1931届)冶金工程物理化学专家、中科院院士。
梁守盘(二十世纪20年代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为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导弹总体和发动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
阎沛霖(1931届毕业生。教育家,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创建者之一。曾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兼国家科委计算机专业组组长。
何炳棣(1932届)历史学家、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
吴阶平(1932届)泌尿科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名誉院长、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
严仁英(1932届)妇产科专家、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前副会长、北医一附院名誉院长。
关士聪(1935届)石油地质专家、中科院院士。
申泮文(1935届)无机化学专家、中科院院士。
叶笃正(1935届)大气物理专家、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前副院长。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刘维正(1935届)美国工程院院士。
卞学鐄(1936届)航空航天学专家、美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
方 圻(1937届)著名内科心脏病学专家、北京协和医院院长、白求恩奖章获得者。
刘东生(1937届)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2004年“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涂光炽(1937届)地球化学专家、中科院院士、地学部主任。
翁心植(1937届)北京朝阳医院院长、内科学专家、 工程院院士。
张 滂(1937届)化学专家、中科院院士。
梁思礼(1937届)1941年毕业于天津耀华中学“南开特班”。航天工业总公司科委副主任,导弹、火箭专家、中科院院士。
吴蔚然(1938届)北京医院名誉院长、著名外科专家。
马杏垣(1938届)国家地震局前副局长、地质专家 、中科院院士。
魏荣爵(20世纪30年代)声学家。博士、声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
钱 宁(抗战时期重庆南开中学1939届)泥沙运动及河床演变专家、中科院院士。
夏培肃(抗战时期重庆南开中学1940届)计算机技术专家、中科院院士。
徐 僖(抗战时期重庆南开中学1940届)高分子化学专家、中科院院士。
郭可信,1936-1937年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初中,1941年毕业于抗战时期重庆南开中学。物理冶金、合金结构专家、中科院院士。
刘宝珺(1950届)地质学专家、中科院院士、四川省科协主席。
孙大中(1951届)地球化学专家、中科院院士。
王大中(1953届)核能博士、清华大学前校长、中科院院士。
王静康(1955届)结晶技术专家、工程院院士。
张大宁(1961届)中医肾病学国家授衔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国际中医肾病学术会议主席。
程津培(1967届)有机化学专家、科技部副部长、中科院院士。
龙以明(1968届)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
艺术家
刘奎龄(1905届)国画大师。
张彭春(1908届)教育家、戏剧家、外交家。
吴玉如(20世纪10年代)国学大师、书法大师。
叶公超(1918届)外交家,书画家。
曹 禺(1928届)原名万家宝。著名剧作家、戏剧大师。
金 焰(20世纪20年代)我国30年代的“电影皇帝”。
张肖虎(1931届)著名作曲家,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前主任、副院长。
端木蕻良(1933届)原名曹汉文,曹京平。著名红学家。
韦君宜(1934届)作家、编辑。曾任《中国青年》总编辑、《人民文学》副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等职。
查良铮(1935届)笔名穆旦,著名诗人、作家。
周汝昌(1937届)著名红学家。
黄宗江(1938届)著名电影剧作家、表演艺术家、京剧艺术家。
齐邦媛(抗战时期重庆南开中学1938届)台湾文学研究者、作家。
沈 湘(1939届)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前主任,国际著名声乐大师。
黄 裳(20世纪30 年代)著名记者、编辑、作家。
许国璋(20世纪30年代)英国文学语言学家、著名英语教育专家。
资华筠(1953届)原中央舞蹈研究所所长,现为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