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的11个传统村落,你们都知道吗,这些村落不但有历史建筑、乡土建筑、文物古迹,而且还具有传统特色和地方代表性,与自然环境条件和维系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反映特定历史文化背景。村落中拥有较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传承形式良好,至今仍以活态延续。这些村落无疑都是旅游的好去处啊,如果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去那里看看奥!
一、临沭县曹庄镇朱村
沭河岸边,有一个古老而闻名的村庄,名字叫朱村,该村现隶属于临沭县曹庄镇。朱村西倚岌山,东傍沭河,与大官庄水利枢纽工程(两闸)遥相呼应,与沭河古道沭马风景区上下贯通。东有人工劈凿的新沭河,西有遗存的岌山恐龙化石古足迹,南直通郯城马陵古道。村内河流纵横,溪水汇流,玉带缠绕,呈“九龙戏珠”之格局,村庄由此而得名。朱村现有30余间结构完整的明清民居建筑群,这些民居建筑群位于朱村中心偏北,由朱村王氏族人建造而成,分东楼、北楼、南楼、前楼、后楼等五大片区建筑群体,现在均住着朱村王氏族人。另建有玄武庙和王氏祠堂等庙祠建筑。
二、蒙山旅游区柏林镇李家石屋村
沂蒙山传统小山村的典型代表,有十里惊天河,素称“临沂小九寨”之称。乡土民居依山傍河,石屋、石桥、石碾、石磨等错落有致,处处体现出石的元素和古老、悠远的原始风貌。
三、蒙山旅游区柏林镇鬼谷子村
鬼谷子是个奇人,他创造了纵横之术时,同时又造就了两个互为矛盾的同门师兄弟,张仪和苏秦、孙膑和庞涓,他们为不同的谋略而战。鬼谷子村及附近,至尽留存有相传是鬼谷子出生地的鬼谷子洞、鬼谷子迁居时牛车留下的车辙以及鬼谷子讲堂等。鬼谷子村现在还有16户人家,都姓田,就在与此不远的山梁东面还有一个村都姓王,传说,鬼谷子教授的两个徒弟孙膑和庞涓就曾在那个村子附近烧炼过木炭。而鬼谷子就隐居在鬼谷子村西面山上的三个山涧里,风景秀美,环境宜人。
四、沂水县院东头镇西墙峪村
潺潺的小溪从松林脚下山石流过,穿过小山村,清辙见底,被拦成一泓碧水;岸上松干作杆,草绳为栏;草屋依溪而建,游客围坐树下,迎着山风,边品山乡风味,边避暑纳凉。这种泼墨山水美景,在山东省沂水县院东头镇西墙峪村随处可见。
五、沂水县院东头镇桃棵子村
“蒙山高,沂水长,军民心向共产党,红心映朝阳。炉中火,放红光,我为亲人熬鸡汤,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愿亲人早日养好伤,为人民求解放重返前方”。年龄大一点的人可能都看过芭蕾舞剧《沂蒙颂》,该剧剧情生动感人,歌曲优美动听。红嫂的故事就发生在沂水县院东头乡桃棵子村。
六、莒南县大店镇庄氏庄园村
庄氏庄园大店镇庄氏庄园,位于鲁南临沂莒南县城北15公里处,坐落于陡山脚下、浔河之畔,曾是中国北方地区著名的以堂号为特色的庄园式建筑群体。据史料记载,自明朝万历年间始兴,经过400多年的风雨历程,到民国年间,其势力延伸到鲁、苏、豫、皖四省,成为富甲鲁南、名扬全国的豪门大户。 莒南大店—这个以庄氏庄园为主体的村庄,曾以堂号组联起的宅第建筑闻名鲁南苏北。400多年的岁月风沙,渐渐蚀没了这座青砖瓦屋计5000余间的大型明清建筑群,但它内存的历史文化风韵依然引人沉思。
七、沂南县铜井镇竹泉峪村
沂南县铜井镇竹泉峪村位于沂蒙革命老区沂南县城西北12公里处,全村现有人口917人,耕地877亩,荒山1000余亩。如今的竹泉峪村由“一古一新”两个村庄组成:古村保存了老区人民原生态的生活环境,百年老屋、传统手艺都在这里得以保留;新村部分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建设安置村民。
八、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
常山庄村,一个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至今仍保持着战争年代历史风貌的小山村,这就是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所在地。这里仍保留着的古朴的村落、幽深的石板巷、石板桥以及残破的老石屋、茅草屋,随着电影《沂蒙六姐妹》、电视剧《沂蒙》和电影《斗牛》的播出,引起了人们对常山庄村的兴趣。
九、平邑县地方镇九间棚村
九间棚村一方面具有独特的天然景色和乡村风情,景区内山势雄奇,沟谷深邃,山泉清澈,森林茂密,花果芬芳,民风淳朴,令人返朴归真、流连忘返。另一方面,在这片土地上几代九间棚人顽强拼搏、艰苦创业的奉献精神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因此,九间棚堪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紧密结合的经典之作。
十、费县梁邱镇邵庄村
邵庄村位于临沂市费县梁邱镇西三公里处,两面临河,东与王家邵庄隔河相望,南与赵家庄毗邻,西南是安山头村,西面是张庄村,北面与雁鸣湖村隔河相邻。村子分为本村、小李家庄、曹家庄三部分,共五个大队。是邵庄遗址所在地。
十一、费县薛庄镇大良村
费县国有大青山林场就在大良村。
原来我大美临沂有这么多好山好水的好地方,有机会我也要去这11个古村落看看,希望这些村庄能继续保持它们最原始、最古老、最自然的美丽风貌!
我是山东经贸职业学院的杨树丽,我为家乡临沂代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