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导演张艺谋有一句名言:“人生在世,都有一份作业。”在中国张艺谋几乎是一个人人皆知的名字,我一直以为张艺谋的人生如他的电影一样充满传奇,平凡的他在建国初期生于黄土高原。从懂事起他就知道弟弟是个聋人,父亲是“现行反革命”,正值青春年少的他迫于形势不得不辍学,先后当过放羊娃、纺织工、和搬运工等。命运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有时也很刻薄,或许你屈服于它,也就只能做一辈子的放羊娃。在那艰苦绝着的年代,在枯燥、繁重的劳动中,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进到工厂的宣传科,做一名干事,从此不愿再流水线上工作,他开始喜欢上摄影,并很快显露出在照相方面的才能,后来他终于如愿以偿。艰苦的生活没有摧垮他的意志反倒增强了他上进的信心,他瞒着妻子远赴首都求学,优异的成绩无法遮掩政治上的阴影,他报考的学校不予录取。他壮着胆子给当时的文化部长写信,才以当年那批学员最高龄的身份勉强入校。为了自己心爱的摄影事业他甚至到医院去卖血,去换取一个高倍像素的摄像机。在大学读了两年之后,学校老师找他谈话,意思是他岁数太大,已经29岁了,可以提前离开学校,以西北人倔强的性格,他恨不得马上卷铺盖走人,但是那个时代文凭是一个无法忽略的的敲门砖,于是他又硬着头皮呆了两年,毕业那年,他已经整整31岁了!
许多人都靠关系或实力留在北京工作,他则被分配到边远的大西南去扛摄像头。他一声不吭地闷头钻研,并向导演行业逐渐靠拢,埋头苦干了六年之后,才导演了人生的第一部电影,就是这部电影让大器晚成的他在国际上获了奖,为他赢得了不少声誉。拍电影时,他通常只睡四、五个,甚至两、三个小时,他习惯把白天拍的镜头,晚上连夜剪出来。然后看看报,上会网,再看一两个碟,这样有时就到了天亮。他并不满足于现状,马不停蹄地冲向更远的地方,捧回了许多国际大奖,也捧红了一大批影星、作家,成为中国第五代导演里当之无愧的泰山北斗。他平凡而坎坷的人生经历后来都融入到他的电影作品中,使他的电影具有一种厚重、神秘的特质。他就是创造了无数票房神话赢得了无数满座奇迹的“电影英雄”张艺谋。前不久,张艺谋又捧出了《归来》,看后给人一种平静,在快节奏都市生活中放慢脚步一样。没有去深入剖析大时代变迁人处境变化的反思,而是以缓缓步入的方式给当下观众讲述一个动容亲情和爱情的故事。都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看完了我觉得能做到相濡以沫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这是一部以情动人的电影,靠的不是技巧和剧作。爱情在每个时代都是活下去的精神食粮!你是否有了属于你的爱情?你是否还在等待属于你的爱情?不管怎样有时间可以叫上你的爱人或…,让人耳目为之一新。
老子说,大巧若拙。所谓成功,不过是聪明人下的笨功夫。毕竟机会永远垂青于有准备的人。这也难怪今天功成名就、年过花甲的张艺谋谈及早年的那些“作业”感慨万千:命运就在于抓住机会的能力。你没有办法辨别什么是机会,没有人能长一双慧眼,看到机会的来临。你只能做各种各样的准备,正是这些准备,让你有多种选择和决定改变命运。等你若干年后回头看,才恍然大悟,原来那次抓住的就是机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