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新当代杰出人物

家乡区县: 江西省奉新县

刘高联(Liu GaoLian)
男,1932年7月生,江西省奉新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上海大学及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教授、博导。1953年交通大学机械系毕业,195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涡轮机研究生毕业。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学院)教授、博导、研究室主任。长期从事流体力学、叶轮机气动力学、气动热弹性耦合理论、变分原理与新型有限元法等的研究与教学。在吴仲华叶轮机三维流动流面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以变分理论为骨干的新理论体系。提出了变分原理和广义变分原理的建立与变换的系统途径。在国内外首次建立了旋转流体(非惯性)系统和流-固耦合系统以及反-杂交命题的变分原理族;并在国际上首先与最优控制论结合,创立了三维叶栅和流道的优化设计理论。发展了可自动捕获各种未知(边)界面(例如:激波、自由涡面等)的变域变分理论和新型有限元法(可自动变形的有限元、可调间断有限元、广义有限元与网格优化法)。创议了缩项法,并新导出了流体力学一系列新通用函数。提出了三维流动反-杂交命题的映象空间通用理论和解法。为此,在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2等奖(第一作者)、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1982、1985)及中科院重大科研成果奖(1978)等。近10年来转向交叉学科(流体-固体-热耦合问题)及新一代反命题(非定常流动反问题、多工况点反命题、流固热耦合反命题等)的变分理论与有限元解法,已取得一系列国际独创性成果,如Hamilton 变分原理时端条件问题(老大难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40余篇,所著(与王甲升合作)《叶轮机械气体动力学基础》获1988年全国高校优秀教材特等奖。1984年成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并为全国劳动模范(1989)和上海市劳动模范(1979和1983)。现为上海市非线性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航空学会专家会员,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国际非线性分析学者联合会(IFNA)、美国机械工程学会(ASME)和德国应用数学和力学学会(GAMM)会员。

罗时大

生于1923年,江西奉新人。飞机制造专家。1949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历任沈阳飞机制造厂技术组组长、副科长、科长、副总工艺师、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副厂长,沈阳收音机制造公司总工程师、副经理、科技委员会主任、高级工程师,中国航空学会第二、三届理事。长期从事飞机制造工作。参与领导十五个机种飞机制造工作。参与领导十五个机种飞机的修理、仿制、改型、研制工作。组织制订了若干种歼击机的工艺总方案。1985年10月与顾诵芬、王甫寿、罗时大、赵沛霖、方文富、鹿鸣东、朱克昕 一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余也鲁(1924~)

江西奉新人。 获美国斯坦福大学人文科学
院传播学硕士学位。 曾任香港浸会学院社会科学院院长兼传理学系主任, 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兼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院传播硕士班主任及新闻与传播学系主任, 亚洲传播教育及专业设计专门顾问。现任香港海天书楼总编辑, 海天资讯企业董事会主席, 澳门东亚大学、香港理工学院、 香港岭南
学院及厦门大学学术顾问, 国内多间大学客座教授。 著有《传播、教育、现代代》、《杂志编辑学》、 《门内门外~与现代青年谈现代传播》、《中国传播资料摘萃》等, 并主编《传播季报》。

 

 

转1圏徊到原地(2014-04-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