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福安——黄瓜鱼

家乡区县: 福建省福安市

福安人说的黄瓜,不是瓜菜的黄瓜(瓜菜的黄瓜福安人叫“七瓜”,或叫“刺瓜”),而是指“四大海产”(黄瓜鱼、小黄鱼、带鱼、乌贼)之一的黄瓜鱼。黄瓜鱼又叫大黄鱼、大王鱼、黄花鱼、黄金龙、大鲜鱼、红瓜鱼、红口鱼、石头鱼、石首鱼等等,其名称可谓是林林总总、五花八门。

儿时,我吃的黄瓜,是官井洋所产天然野生的黄瓜。这种黄瓜无论是焖烤、红烧或清蒸,其肉都是“粒粒鲜、统统甜”,吃到嘴里鲜嫩无比,入口即化,其香味能直透你心底。那时的黄瓜,是福安人舌尖上的“蓓蕾”,能绽放舒心的“奇葩”!就是女婿给丈人、丈母娘送节,也要带上几条水灵灵的呢!当年有人出于对黄瓜的偏爱曾赋诗云:“佐以莼菜和咸卤,晨餐一饱醉颜酡;兴酣还欲问东坡,鲈鱼较此味如何?”诗中讥讽苏东坡,你那么爱吃鲈鱼,可鲈鱼又怎能与黄瓜鱼相比呢?确实如此,天然野生的黄瓜是诸多鱼类不能与之比拟的。它不仅肉质鲜嫩、味美香甜,其鱼胶还富含维生素A,名贵得很哩!即使它头颅内的两块矢耳石也可入药,给病人带来康健的福气!

黄瓜,原本是我国近海,尤其是闽东沿海主要的经济鱼类,但由于先前长期的疯狂捕捞,加之近年来近海海水的污染,已使它几近灭绝,而如今市面上出售的黄瓜,几乎都是人工孵化放在网箱里养殖大的,这种黄瓜已和野生的黄瓜,无论在肉质、营养诸多方面都没有什么可比性咯。

据老渔民说,当年官井洋的黄瓜汛期,成群结队的黄瓜都会从外海游到官井洋内产卵。在生殖季节,这些鱼群终日会发出“咯咯”、“呜呜”的叫声,声音之大在鱼类中是少见的。因此,渔民从黄瓜发出的声音就能判断该鱼群的大小、栖息水层和位置,以便对其进行捕捞,也就是福安人所说的,根据黄瓜的“早达”、“晡达”和“长达”来决定下网。

“官井之水涌沧波,黄花(瓜)逐浪纷飞梭;网师得鱼健吹螺,船头市集相肩摩”。这首诗描写的是当年官井洋周遭的渔民到官井洋捕捞黄瓜的盛况,而如今这种盛况已成历史的一幕,不再重演了。

悲矣哉,愁矣哉!我在为官井洋黄瓜“濒危”哀叹的当儿,多么希望渔业科技工作者,能研究出让官井洋野生黄瓜重获新生的法儿!

肖霞(2014-10-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