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 (公元前155年——公元前220年)字孟德,沛国谯县(安徽亳县)人,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从陈留起兵到洛阳去世,奋战30余年,参加大小战役近50余次,在北方消灭群雄割据,统一了大半个中国,可谓一代枭雄。赤壁战后,曹操回到邺城(今邯郸临漳县),自此以后他大部时间居于邺城,并修建三台(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他于208年亲自参加规划设计,修建后的邺都,东西长七里,南北总宽五里。他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他善诗歌与精散文,创作的《蒿里行》、《观沧海》等诗作流传千古。特别是后期,居邺城常与“建安七子”写诗论文,为一时之盛。
魏征 (公元前580年—公元前643年)字玄成,魏州曲城(今属馆陶县)人。魏征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享有盛誉的谏臣良相,他勤政爱民,直言进谏,提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促使太宗行开明之治,在此期间,唐朝出现了兴盛局面,而魏征则是“贞观之治”的一大功臣。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