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去邯郸?我为什么要去邯郸?主要就是两句话。一句是:历史悠久;一句是:人文汇萃。邯郸市位于河北省南端,因邯山至此而尽得名,邯郸市是国务院批准具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和市区人口超百万的特大城市,...邯郸市位于河北省南端,因邯山至此而尽得名,邯郸市是国务院批准具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和市区人口超百万的特大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成语典故之都、太极之乡,河北南部钢铁、纺织、电子基地。并有“北方粮仓”、“冀南棉海”之称。
邯郸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8000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战国时期,邯郸作为赵国都城达158年之久,是我国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秦统一中国后,为天下三十六郡郡治之一;汉代与长安、洛阳、临淄、成都共享“五都盛名”;东汉末年,曹魏集团在邯郸南部邺城一带建都;北宋时期,邯郸东部的大名成为北宋都城汴梁的“陪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八路军129师司令部和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所在地。悠久的历史孕育了赵文化、女娲文化、北齐石窟文化、成语典故文化、边区革命文化等十多项文化脉系,内涵博大精深,风格丰富多彩。
历史悠久
传说上古时期人类始祖女娲就在邯郸古中皇山抟土造人、炼石补天。
邯郸古城距今已有3100多年的建城历史。邯郸之域在西周时属于卫国,春秋时为晋地。晋定公十二年(前500年),晋国正卿赵鞅(赵简子)已将邯郸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从此,邯郸便成了赵氏的世袭领地。公元前386年赵敬侯迁都于邯郸,为赵国都城长达158年之久。特别是一代英主赵武灵王,开改革之先河,实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富国强兵,国势大盛,雄踞战国七强之列,使赵国成为可与强秦抗衡的国家之一。
一直到西汉后期,邯郸城有“富冠海内,天下名都”之称,从战国到东汉,邯郸兴盛长达500年之久。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国公,于邺城建都。魏都的营建,以中轴为对称法则著称于世,并修建了铜雀、金凤、冰井三台。继而先后为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的国都,前后历时364年,对于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人文汇萃
赵文化。以胡服骑射为代表,其基本内涵为开放、进取、包容,展现出赵国在逐鹿中原时所表现出的改革创新精神。她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源头之一,是华夏文化与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交汇、融合和升华的结晶。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