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之城张家口——涿鹿

家乡区县: 张家口市桥西区

      李直夫 元代戏曲作家。本姓蒲察,世称蒲察李五,女真族人。寄居德兴府(今河北涿鹿县)。生卒年不详,仅知为至元、延□间人。曾任湖南肃政廉访使,与当时著名文学家元明善有交往。著有杂剧12种,今存《便宜行事虎头牌》1种,又《邓伯道弃子留侄》一剧,仅存第2折曲词两段。《虎头牌》写女真族人山寿马自幼父母双亡,由叔父银住马抚育成人,后以军功升任兵马大元帅,掌虎符金牌,有便宜行事、先斩后奏大权。银住马镇守夹山口,违反军令,贪酒失地。山寿马拒绝婶娘、妻子和部属的求情,依法惩罚叔父,事后又同妻子牵羊担酒去给叔父暖痛。作品歌颂了山寿马法不徇私的优良品德,也真实地表现了他责打叔父时痛苦而复杂的心理:打的来一棍子,一刀锥,一下起,一层皮。他去那血泊里难禁忍,则着俺交椅上怎坐实!这是一部女真族作家描写女真族生活的优秀剧作,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它不仅记述了一些女真族的风俗习惯,而且剧本第二折还采用了不少源出女真族音乐的曲牌。这一折在元、明间颇为流行,通名十七换头,它和王实甫《丽春堂》的十二换头同著称于时。

      吕复(1879~1955)字建秋,宣化一中校友,涿鹿县人。1903年考中举人,1905年赴日本留学,曾在日本东京参加由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并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任编译工作。于1911年回国,曾被选为国会众议院议员。吕复一生主要从事教育事业,高风亮节垂千秋。1921年10月,经李大钊介绍,吕复到北京中国大学讲授《社会学原理》,后兼任校务主任。1928年应聘北京燕京大学政教系教授,讲授《中国法制史》、《比较宪法》等课程。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广州中山大学、重庆中央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任北平中国大学校长,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为国家培育了大量的法学人才,桃李满天下。蒋介石发动全国内战时期,吕复立场明确,维护和平。1947年,吕复应傅作义将军之邀到张家口,以爱国思想为本,和傅作义面谈和平问题,为民请命,意甚坚决。吕复回北平后,不仅劝勉与推动傅作义将军坚决和平主张,又与何思源、康同壁等积极为和平奔走呼吁,以图确保北平古迹文物建筑完整无损,人民生命财产免遭涂炭,为促进北平和平解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全国解放后,德高望重的吕复,被选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并先后任察哈尔、河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1955年6月8日,76岁的吕复因病在北京逝世,他那鞠躬尽瘁、服务人民、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与发扬。

不同眼光看世界(2014-10-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