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 近年来,长春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成果,经济素质不断提升。三次产业比重发生较大变化,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1997年的21.1∶41.5∶37.4调整到2004年11.0:48.3:40.7。效益型农业发展迅速,以大成、德大、皓月集团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20户,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4.1%。工业经济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577户,五年累计完成新产品产值860.8亿元;一汽等30户重点企业实现产值占全市比重83.9%;汽车、食品、光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四大主导行业占全市比重89.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400亿元,比1997年增长4.7倍。五年累计企业技术改造投资217.7亿元,比前五年增长1.1倍。第三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金融保险、旅游等行业蓬勃发展。所有制结构调整成效突出,混合型经济发展迅速,非国有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比1997年提高19个百分点。
[就业结构] 2004年,长春市从业人员376.1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34.3万人,占全市的35.7%;第二产业从业人员90.7万人,占全市的24.1%,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51.1万人,占全市的40.2%。在岗职工平均货币工资15722元,比上年增长13.4%。
[投资结构]近年来,长春市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的好势头。2004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86.0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86.0亿元,比上年增长25.7%;更新改造投资131.8亿元,增长41.5%,房地产开发投资90.4,增长16.3%。
从各产业完成投资情况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最快,比上年增长15.8倍,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4.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9.5%。
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176.9亿元,比上年增长16.8%;非国有经济投资240.6亿元,增长38.3%,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53.5%上升到57.6%。
[产业布局]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2005年,长春市建成区面积将达到180平方公里,扩建兴隆、富锋和净月三个分区,按照专业分工、统筹规划的原则,分别建成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以汽车制造及汽车服务业为主和以旅游业及洁净工业为主的新城区。双阳区重点发展旅游业和城郊型经济,尽快建成长春“南花园”和现代都市型农业基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