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

家乡区县: 福建省寿宁县

国有工业
1951年春,县公安局劳改中队购进1部40匹马力的木炭炉发电机(飞轮直径2米,重2吨,轴长8米),在县城正式建成火电厂(俗称“米电厂”),白天碾米,夜晚照明,为寿宁首家国营工业企业。之后,县劳改中队又在斜滩办起1座火电厂,使斜滩镇成为寿宁第二个有电灯照明和用机械加工粮食的乡(镇)。
1956年3月,对鳌阳镇“华丰印刷所”、“协隆印刷所”和斜滩镇“何宜京油印店”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此基础上创办“地方国营寿宁县印刷厂”。9月,将全县酿酒业划归县工业科管理,在鳌阳创办“地方国营寿宁酒厂”。县酒厂在斜滩、武曲各设1个车间。同月,成立“地方国营寿宁县水电站”。至1957年底,全县有国营工业5家,年产值59.47万元。
1958年,贯彻“全民办工业”的方针,至1960年,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发展至32家,总产值372.79万元。因原料缺乏、技术落后、质量低劣,经济效益差,至1962年,年产值降至79.98万元。1963年,根据“保、停、并、转、压、放”的方针,国营卫星钢铁厂、明矾厂、伐木厂等相继停产。至1964年底,全县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仅剩县酒厂、印刷厂、水电站和农械厂4家,年产值为80.54万元。
1965年起,先后恢复和创办造纸厂、化肥厂、机械车木厂、铁器农具厂与县酒厂斜滩车间。当年有国营工业企业8家,年产值137万元。此后,工业生产有所发展。“文化大革命”期间,国营工业企业经常停工停产,管理混乱,产值、效益明显下降。至1976年,国营工业企业虽有15家,而年产值仅为366.80万元,占当年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0.15%。
1978年后,贯彻“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方针政策,工业生产出现转机。新办的厂家有:地方国营寿宁茶叶精制厂(1979年)、寿宁县自来水厂(1981年)、地方国营寿宁县无线电厂(1985年)、地方国营寿宁县植绒厂(1983年)、地方国营寿宁县光学仪器厂(1985年4月)。1986年,对县机械车木厂、汽车修配厂进行技术改造,分别转产白炭黑和丝绸,并分别更名为“地方国营寿宁县精细化工厂”和“地方国营寿宁县丝绸厂”。同年,还将县酒厂斜滩车间升格为县第二酒厂。
1989年,县属国营工业企业有造纸厂、第一酒厂、第二酒厂、茶叶精制厂、印刷厂、精细化工厂、线毯厂、通用机械厂、冶炼厂、电厂、眼镜厂、光学仪器厂、无线电厂、丝绸厂、铁合金厂、植绒厂等34家,职工1953人,年产值3327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47.4%,上交税金132.34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7万元。[15]
联营工业
寿宁县的联营工业创办于1984年,有两种方式,一种为国营企业与国外及港澳企业联合经营,也有与省地有关企业联营;另一种为县办集体工业企业、乡(镇)企业与外县企业联营。主要的联营工业企业有:
寿宁莱森柯花岗岩有限公司,是由福建省寿宁县矿业公司、福建省投资企业公司、瑞士莱森柯SA公司、香港百事宝有限公司合资经营的工业企业,主要生产石板材。《合资合同》于1985年8月18日正式签订,合营期限至2000年。至1989年6月底,寿宁县矿业公司已投资人民币391.65万元,占应投资金的100%;省投资企业公司投资55.95万元,占应投资金的100%;瑞士莱森柯SA公司、香港百事宝有限公司共投资335.7万元,占应投资金的50%。另投入企业贷款320万元。厂址设在清源乡磜头仔村,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100平方米。采矿点在斜滩、蒲洋,已开始试采。1989年12月18日试产成功。
寿宁县罐头厂,县供销合作联社与霞浦县三沙渔业公司联营,厂址在武曲村下坂,占地2.71万平方米。1989年建筑面积2450平方米,总投资为243万元。三沙渔业公司主要负责技术投资,投入资金20万元。其余资金由罐头厂负责。1989年12月28日试产,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此外,还有创办于1986年5月的斜滩铁合金厂,创办于1987年8月的福建省寿宁县厦(门)联(合)锁厂,创办于1988年4月的地方国营寿宁铁合金厂。这5家联营工业企业,1989年的年产值为311.5万元,占全县工业年产值的4.44%。[16]
2007年工业总产值19.84亿元,比增10.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3.84亿元,比增9.8%;实施工业制造业项目16个,完成投资2.48亿元,增长12.7% 。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26家。[12]
200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30.25亿元,比增28%,增幅全市第一,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3.93亿元,比增33.8%,增幅宁德市第一。“6·16”、“9·8”、“海峡两岸第三届茶博会”等3场招商节会签订内资项目17项,合同引资15亿元,实际进资11.71亿元,增长7.4%。新报批外资项目2个,合同利用外资1311万美元,同比增长66.45%,实际利用外资(历史可比口径)685万美元。外贸出口898万美元。[13]
2011年,寿宁县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40家。初步形成以冶金制造、电力产业、竹木玩具、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具有寿宁特色的工业体系。全年完成工业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2.95亿元。新引进较大企业和工业性生产项目6个。全县规模以上企业38家,其中,年产值上亿元企业5家。投入600多万元继续完善双湖公路沿线工业集中区基础配套设施,犀溪、南阳、武曲、斜滩4个工业集中区汇集企业70家,年生产总值14亿元。筹集300多万元启动建设清源板材集中加工区、城关轻工业区。

詹家森2(2014-10-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