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介绍:
编辑林州市第一中学是河南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始建于1946年12月1日。林州一中由南校区和北校区两部分组成。2002年,南校区投资6000万元建成,占地面积150亩即10公顷,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❶。北校区于2005年开始建设,2006年投入使用,占地270亩❷,投资1亿元,设计100个教学班,实际80个班。西校区于2013年9月开始建设,2014年9月投入使用,占地面积260余亩即约17.4公顷,总投资约2.03亿元,124个班级❸。
林州市第一中学南校区靠近市区,外出购物非常方便,校内为高一学生。南校区的环境很容易让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适应。北校区离市区较远,但有2路公交车直达。校园绿化面积正在加大。操场面积同南校区一样大。学生主要为高二和初中生。这里远离市区的喧闹,很适合高二学子刻苦努力。
西校区位于市区外西北方向❹。[1]
❶(将于2014年9月前拆除,届时将搬入西校区)
❷(拆迁工作未完成导致实际面积远远不足270亩即18公顷)
❸(来自项目指挥部的信息显示占地240亩即16公顷,设计150个班级)
办学规模
校园绿化面积达25%,比例很大,环境宜人。
学校现分为南、北两个校区,占地42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现有1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千余人,住校生6千余人。
体育设施方面,学校建有400米标准环形塑胶跑道1个、标准塑胶足球场1个、塑胶篮球场7个、塑胶排球场4个、乒乓球台100余副、1200平方米的风雨操场1个,各种体育器材完备齐全。
实验室方面,建有10个实验室,10个仪器室。所有仪器全部按照部颁Ⅰ类标准配备,实验开出率100%。
电教设施方面,建有56个多媒体教室,4个学生微机室,还有电教室、播控室、网管室、电子教材室、电子备课室、语音实验室、报告厅、微机室、广播电台等,电化教育形成了网络。
图书馆建设方面,有2个藏书室,共藏书16万余册,有学生阅览室、教师资料室。订阅报刊杂志近500余种。
学生住宿方面,每个宿舍都建有卫生间,装有电话、空调、暖气(仅南校区)。
学生餐厅面积6299平方米,装有不锈钢餐桌、刷卡机,是河南省示范食堂。
师资力量
教职工42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360余人,
其中特级教师2人,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对象1人,河南省学科带头人5人,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对象10人,
安阳市名师3人,安阳市骨干教师19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69人,研究生学历38人。
2概况编辑
学校坐落于林州市区西北隅,背依巍巍太行,园内绿树红墙,怀抱九千学子,四季风景如画。励精图治,开拓创新。学校以人性化管理、前瞻性的教育理念、优质化的教学服务,孕育出鲜明的办学特色,“以人为本,追求卓越”是其永恒的主旋律。
学校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树立“做一代名师,育一代名人,创一流名校”的办学目标,坚持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恪守“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校训,建立“以人为本、科研兴校、民主建校、制度治校、勤俭办校”的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遵循“布置、检查、评估、奖惩、反思、提高”的工作链条,坚持“尊重数据、敬畏制度、崇尚战功”的工作方针,坚守“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美好追求,站在教育哲学与创新实践的高度,辩证处理“整体优化与办学特色,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实现“三个统一”。
学校坚持“以师德彰显人格魅力,以科研挖掘教育潜力,以质量提升学校实力”的治校战略,推动教师成长和课堂改革,以德艺双馨的专业化教师促进学生发展,以德艺双馨的专业化教师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学校依靠科研挖掘教育潜力,推动课程改革,把课程改革核心指向课堂改革,坚持“诱思探究”教育理论,致力于高效课堂改革,构建起“三段四步”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问题为主轴,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的“五主”教学原则,完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及时反馈”的课堂结构,形成了“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教育特色,彰显出“无限接近教育本质的方面引领、可持续的高品质塑造、激扬生命潜能不可遏止的活力喷涌”的先锋型学校发展的景象。
60多年来,林州市第一中学以特色化的优质教育助教师成长,圆学子梦想,创教育奇迹,写改革传奇。让关爱的特色之香飘溢校园,让和谐的特色之花开遍校园,让卓越的特色之果挂满校园。[2]
3教学成绩编辑
2001年高考本科上线403人, 重点上线181人, 考入清华北大5人。
2002年高考本科上线491人, 重点上线202人, 考入清华北大6人。
2003年高考本科上线676人, 重点上线264人, 考入清华北大7人
。
2004年高考本科上线951人, 重点上线359人, 考入清华北大7人。
2005年高考本科上线1200人,重点上线381人,考入清华北大7人。[3]
2006年高考本科上线1200人,重点上线400人,考入清华北大7人。[4]
2007年高考本科上线1308人,重点上线425人,考入清华北大4人。
2008年高考本科上线1350人,重点上线395人,考入清华大学3人。
2009年高考本科上线1759人,重点上线446人,考入清华北大5人。
2010年高考本科上线2336人,重点上线498人,考入清华北大7人。[5]
本年度省招飞状元诞生在本校!
2011年高考本科上线2624人,重点上线751人,考入清华北大12人。
其中马步青以708分的好成绩勇夺安阳市理科状元、全省第二名。
理科670分以上的考生有12人,文科630分以上的考生有5人,居安阳市各高中学校之首。[6]
2012年高考本科上线2154人,重点上线701人,考入清华北京大学12人。
其中于成亮、郝孟源同学分别以673分、668分获河南省文科成绩第一、二名。[7]
2013年高考本科上线2253人,应届重点上线突破五百大关,一本上线695人,考入清华北大12人。[8]
其中常晓华同学在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中荣获河南省笔试第一名,崔珍燕同学荣获河南省文科第三名,王子鑫同学被美国三所名校录取,最后进入美国莱斯大学学习。[9]
清华大学2013年“新百年领军计划”推荐学校名单公布,我校获得推荐名额,获得推荐的学生不用参加笔试,面试通过就可以享受降60分录取的优惠。[10]
2014年考入香港中文大学2人,考入清华北大5人,考入空军航空大学5人。
本校创河南省2014年高考空军飞行员录取人数之最,这是我校继2010年省招飞状元之后又一新辉煌!
全校师生员工按照“以人为本,科技兴校,民主建设,制度治校,勤俭办校”的基本工作思路,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为“做一代名师,育一代名人,创一代名校”努力奋斗。
4基本信息编辑
校训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语出《尚书》)
中招线
2009年中招录取分数线:公费574 自费564 分校520
2010年中招录取分数线:计划生549 择校生536.5 分校480分[11]
2011年中招录取分数线:公费525 自费513 分校470[12]
2012年中招录取分数线:公费527 自费520.5 分校488[13]
2013年中招录取分数线:公费550 自费540 分校515
2014年中招录取分数线:公费545 自费541[14]
历届校长:
上上任校长--杨培森(1999-2008),上任校长--王志强(2008--2012),校长--杨培森(2012--2013)校长--元富红(2013至今)
副校长:付卫仓,年级主任:尚现文,年级副主任:郭启增,万永刚,李现生,李浩。
优秀教师
尚现文【历史】,原国喜【历史】,刘银海【数学】,朱琳燕【语文】,杨铭【英语】,李玉芳【地理】, 李慧峰【地理】,刘芳增【物理】,王芳【化学】,李小燕【生物】,郭永强【物理】,牛江茹【物理】。
地址
河南省林州市长春大道306号(南校区),河南省林州市林虑大道中段路北(北校区),总投资2亿元的西校区工程正在进行中。[15]
5管理理念编辑
管理是学校稳步发展的生命线。
林州一中推行了各项管理的制度化,做到事事有章可循。他们的具体措施是:
一、教学层级化管理。林州一中将教学和其他行政工作按年级分成三块,明确办学的任务、目标和要求,将具体任务和目标分解到各系统。每个副校长分管一个年级和部分行政工作,实行副校长负责制,一抓三年,大循环制。每个年级主任分管一个年级段,实行年级主任负责制,每个年级段中设几个班级。每个班级实行班主任负责制。
二、教育质量细化管理。学校对教师、学生、班级、年级段、年级实行量化管理,用量化代替人情化,用数字化代替模糊语言。教师考评依据国家规定的教师业务考评项目设置满分100分,学期评一次;学生考评依据日常行为规范、学习成绩、音体美活动能力、社会实践活动等设置100分,一日一反馈,一周一小结,一月一大结,一学期一评比。班级量化由学校以思想日常行为、学习文明、卫生、电教、内务诸方面进行量化计分考评得分,班主任按分取酬。
三、学校行政制度化管理。学校建立并完善了各项评估制度:教学评估制度、学生评估制度、职工百分考核制度、教职工考勤制度、评先评模、职称评审制度、班级评估制度及领导职员值日制度,做到有工作就有制度。重点推行了教师优化考核制度、职工竞聘上岗制度。实行学校聘中层、中层聘班主任或组长职员的三级聘任。同时,连续几年考评为优秀的班主任或教师会被选拔为教研组长,优秀的教研组长会被选拔为中层管理人员。王子庆、李安林、苏文义、纪会生、付永丰、付卫仓、李伟英等一批中层领导就是这样通过层层锻炼、层层选拔走上领导岗位的。他们思想开明,业务精通,有先进的管理理论,有一定的领导艺术。“学者治校”成为林州一中领导班子的一大特色。
四、学校后勤社会化管理。搬迁到新校址后,林州一中实施后勤社会化,后勤服务设施以及管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承包人,如食堂、医务室、校园绿化等全部向社会公开招标,学校只做一般性统筹管理。
五、重大事项透明化管理。林州一中领导班子大力推行民主管理,校务公开,不但学校重大的改革、重大的举措要公开,就连中层干部聘任、教师优化组合、职工竞争上岗这样的人事也要公开。大到学校工程招标、门面房拍卖,小到桌椅、花草等都要公开招标竞价。
六、职能部门服务化管理。林州一中领导高度重视学校的办公室、总务、政教、教导等职能部门作用的发挥,这些部门的老师尽心尽力,强化服务教学一线意识,有力地保证了学校教学、生活的需要,为林州一中创造了宽松和谐的环境。
良好的管理制度,使得林州一中行有准则、做有规矩,全校进入了一个靠制度用人、用制度管人的良性循环体系之中,为林州一中在2008年达到万人大校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6]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