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县城乘车出发,沿途经过古鄯,翻越浪塘山,再行五十多公里,就来到了美丽的三川。麦浪滚滚,绿树成荫,清风扑面。在平坦的柏油马路上,汽车飞快地疾驶,经过峡口村,来到了“大禹的故里”寺沟峡,在寺沟峡一带留下来的故事和遗迹颇多,令你目不暇接。站在寺沟峡脚下,半山腰的一座古塔雄伟壮观,格外吸引人。沿着一条小路一直往上走,只见一座古寺掩映在野花丛林中。古寺依山而建,亭台林立,树木葱郁,岩下黄河奔腾。据当地老人说,古寺名为华尖寺,因地形似铧尖而得名,相传建于清同治年间。顺着陡峭的小路向下,来到黄河岸边,石群中突然出现了一方酷似厨房的石貌,石碗和脸盆造型的石头格外引人注目,洗脚盆里还积存了刚下过的雨水。据当地传说,这里是大禹的灶房,一切看上去,逼真可信。
看完了大禹的灶房,转回来,沿着崎岖的山路往上行,只见一座古塔挺立在半山腰,坐东朝西,守望三川。遥望黄河呼啸而来,三川大地浓阴遮日。路边的一块巨石将吸引游客的眼球,在这块巨石上有个长约六十公分的脚印,据说是大禹的脚印,比普通人的脚印要大三倍多,这脚印让人联想起传说中的大禹是否为巨人?
来到了当地人称为“蜜蜂窝”的地方,山上酷似蜜蜂窝的小洞星罗棋布,山下有大禹凿山治水时留下的擂鼓台,人站在上面跺脚时会发出咚咚的鼓声,如果不亲身体验,你难以相信眼前的景象。附近一块巨石上还有大禹歇息的痕迹,背靠着巨石,伸着两条腿,痕迹似坐势,放大腿的槽子直径宽约三十厘米,与大禹的脚印如此吻合,更让人惊奇。
一路而下,山路越来越难走了,脚下黄河呼啸。这时,眼前出现的两条峡谷会令人突发奇想,黄河究竟会流入哪条峡谷?往前一直走,谜底会逐步解开,原来并没有峡谷,而是黄河南岸的两座大山重叠在一起,直到正面看时才能看清楚。不知不觉到了人称“蚂蚁洞”的地方,远远望见一块巨石造型独特,犹如一位沧桑的老人企盼儿子归来。传说这块巨石是大禹祭祀龙王用的祭祀台,大禹在这里祈求龙王,保佑一方土地的平安。当走近这石礅时,却又发现上面刻画有一些奇特的花纹,形如车轮、鱼和方形图案,引人联想,它们是不是一种文字?这些图案又象征着什么?难道这是当时大禹在治理黄河时留下的吗?还是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大禹治水的雄伟功绩而刻意留下的?
这接踵而来的问题不能不让人联想起那段美丽久远的神话传说。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